各界新聞網訊 (田蕓 張孟 記者 韓永國)郭愛琴是彬州市中醫醫院皮膚科醫生,是彬州市愛心媽媽協會志愿者,是彬州市政協委員,5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大愛無疆和政協委員的深刻內涵。
病痛患者身邊的“大姐”
“郭醫生,你把這些錢拿著,這些天在病房,兒女忙的顧不上,都是你給我媽送飯吃,這些錢不多,你拿著。”“我不要,都是在家帶的飯,值不了多錢,我不要。”我們見到郭愛琴的時候,一名年輕人拿著100元正往她手里塞。其他醫生說,她不僅給一些年齡大的老人帶飯吃,還經常一百或者二百元的資助他們呢。“感覺怎么樣,有沒有不舒服,有的話及時告訴我……”,病房中,郭愛琴親切的詢問恢復情況,還與患者拉起了家常,“娃今年多大了?成績怎么樣?”一問一答間拉近了患者的距離,贏得了患者的信任。
從醫二十余年,郭愛琴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從檢查到治療,為患者精打細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用精湛的醫術解除患者病痛,以高尚的醫德減輕患者負擔,她被患者親切的叫做“大姐”。
留守兒童身邊的“媽媽”
家住新民鎮東坡村鄭振彬,是一名腦癱兒童,身體殘障,性格內向孤僻。郭愛琴幫助他爭取救助金進行康復治療,為其協調繳納醫保金,爭取醫療保障,閑暇之余經常帶著自己的女兒到他家一起做飯,為他洗衣做家務。韓家鎮馬家斜村馬雷是一名貧困留守兒童,郭愛琴主動幫扶,在周末和寒暑假,帶她到自己家同吃同住,并為他購買好學習、生活用品等。馬雷說,“很喜歡阿姨媽媽,從來沒有人這樣陪我關心我,很幸福。”
十年來,郭愛琴重點幫扶七名留守學生,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呵護,讓她們感受家庭溫暖,孩子們都親熱地叫她“阿姨媽媽”。
孤寡老人身邊的“女兒”
在一次新民鎮下鄉義診的時候,郭愛琴偶然聽到旁人說起一位老人的情況,她聽在耳里記在心上,當即上門去看望。老人名叫劉群柱,患有宮頸癌,居住環境惡劣??吹竭@個景象,郭愛琴心里十分難過。于是,她便申請把老人納入了愛心媽媽協會幫扶對象,并為其協調2000元修繕房屋,定期堅持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資,雖然路途遠,郭愛琴還是經常為老人打掃家居衛生,給老人理發剪指甲,換洗臟亂衣服。幾年如一日,她和志愿者竭力幫助照顧,陪伴老人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時光,直至老人去世。臨走前,老人拉著她的手,叫了一聲“女兒”。
“心系患者,這是醫德;心系民生,這是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和使命,我愿意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術奉獻給每一位患者,奉獻給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皮膚科墻壁上一幅幅感恩的錦旗、牌匾,都是一次次難忘的邂逅,一次次感動的瞬間,烙印在郭愛琴近20年的行醫生涯中,她連續三年被彬州市政協評為“優秀政協委員”,被咸陽市評選為助人為樂“咸陽好人”。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