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深度介入現代人的生產生活,網絡侵權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不僅嚴重擾亂網絡傳播秩序,也是社會治理的疑難雜癥,更是被卷入其中的各類社會主體的噩夢。更有甚者,一些存在主觀惡意、有組織、懂網絡的網絡暴力團伙,借助突發事件興風作浪、趁火打劫,借機發動網絡暴力,挑破社會皮膚,摧毀社會信任,擾亂社會秩序,已經成為亟需嚴厲打擊的犯罪現象。
近年來,涉網絡名譽侵權訴訟案件逐步增多,通過司法渠道維護網絡空間合法權益已經逐漸成為各類社會主體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然而,網絡傳播的便捷性、廣泛性、互動性等特點,決定了網絡侵權傷害的即時性、長期性、關聯性,任何社會主體一旦遭受網絡侵權,首先面臨的是社會名譽急速受損,進而影響現實生產生活,甚至對有些企業會造成摧毀性損傷,對有些人會造成“社交性死亡”,嚴重損害公民法人合法權益。因此,遭受網絡侵權后的權利維護,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
向公安部門報案、向法院提起訴訟是遭受網絡侵權后維權的有力、有效方式,但司法部門在立案調查、核實審判等環節需要大量時間和程序,在此過程中侵權信息仍然會對被侵權人造成持續性傷害,司法處置的遲滯性和網絡侵權的即時性之間存在足以讓被侵權主體“社交性死亡”的時間差,利用線下司法手段懲治線上網絡侵權,在快速消除網絡侵權有害信息侵害方面,不是最直接有效的選擇,而司法手段更偏重于對實施侵害者的實體懲罰。所以,各類社會主體在遭受網絡侵權后應該運用“多管齊下”的策略進行權利維護,既要重視化解線下矛盾,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也要重視固化和搜集證據材料,以備向公安部門報案和向法院提起訴訟;更要重視及時向網信部門和有關網站平臺舉報,快速消除侵權有害信息,最大化維護自身權益。
網絡舉報工作是受理處置網絡侵權(包括網絡暴力)的重要且高效手段,是政府、互聯網企業和人民群眾綜合治理網絡有害信息的重要工作。它通過搭建快速便捷的網絡有害信息舉報渠道,將各類社會主體的舉報收集起來,再利用依據相關法規政策建立起的研判處置機制,能快速清理各類網絡有害信息。隨著依法治網的深入推進,網信部門受理網絡侵權的過程性材料對司法訴訟也有一定的證據、線索作用,可在后續的司法訴訟環節適當應用。
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是每個公民和企業法人的權利和義務。“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也是黨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維護各類社會主體網絡空間合法權益,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的重要工作,考驗權利人的網絡媒介素養,也考驗互聯網企業的法制意識,更考驗網信部門的統籌協調能力和行政智慧,而發揮網絡舉報工作優勢,大力整治網絡侵權信息則是其中要義。(作者:陜西省網絡舉報中心 秦朗)
>>>投稿郵箱swjpl2022@163.com,期待您的參與!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