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和7日上午,陜西代表團分組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通過視頻連線形式聽取意見。
審查中,代表們紛紛表示,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與政府工作報告緊密銜接,對今年工作作出了科學合理、具體明確的安排,數據翔實、內容詳盡,完全贊成這兩個報告。
丁云祥代表說,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對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任務進行了細化和部署,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建議國家在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戰略性重大產業布局上優先考慮在西部布局,促進區域均衡協調發展;在安排重點項目建設,特別是預算內基礎設施投資時向陜西傾斜;加大對革命老區財政轉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在大遺址保護方面對西部有更多的支持。
衛華代表表示,兩個報告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重點任務,提出了具體明晰的落實措施。計劃報告中,“十四五”規劃實施、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力有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有效。預算報告中,穩增長“頂梁柱”、高質量發展“助推器”、保底線“壓艙石”作用更強。建議提高北方城市清潔取暖補助標準,緩解群眾取暖費用壓力,加大對關中平原天然氣供應保障力度。
王曼利代表說,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進一步細化了政府工作報告各項安排,列出了明確清晰的發展清單,有利于更好落實工作任務,令人鼓舞振奮。作為公交行業代表,她建議將城市公交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各地政府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延續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政策,落實公交優先戰略。
方蘭代表建議加大中西部師范教育支持力度,為鄉村振興培育更多的優秀鄉村教師;高度重視中國特色高校智庫建設;補齊鄉村群體體育設施短板;把陜南三市納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區域,讓水資源等公共生態產品價值得到清晰體現。
劉志讓代表說,兩個報告在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上堅定不移體現了政治性,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上切實有力體現了針對性,在加強宏觀調控上有序有度體現了準確性。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國家戰略和安全有重大影響的行業和專業的基礎研究,加大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投入力度,強化“卡脖子”技術攻關,并對核心專業人才在院士評選上給予單列。
楊悅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緊密銜接、相融相通,特別是聚焦穩增長、擴投資、促消費、保就業、防風險等領域,政策密集、力度加碼,直擊實體經濟和民生痛點難點,必將推動市場預期穩定向好。建議支持陜西延安千萬噸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列入國家規劃;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體系建設;高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吳普特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加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把楊凌建設成為世界旱區農業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進一步加大對西部高等教育,特別是農林水地礦油等行業高校的支持力度。
沈泉代表說,今年經濟工作不再片面追求增長速度,而是在提質增效上做文章。我國經濟不僅要在總量上不斷增加,而且要在質量上大力提升,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大科技創新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以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建議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在國家層面研究制定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規劃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在欠發達地區工作的科研人員工作待遇。
趙明翠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強農村地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修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村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強化人員培訓、優化保障,切實推動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賈平凹代表說,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必須把對黨忠誠作為最重要的“國之大者”,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真正把該負的責任負好,該干的事干好。建議加快建設陜西文學館。
郭汶霞代表表示,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執行情況非常好,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建議差異化實行中西部留抵稅抵扣政策,稅費減免應對中小微企業予以傾斜。(記者 秦驥 母家亮)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