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郝衛明 記者 樊星)3月9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渭南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盧益民就全市國土綠化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關工作情況做了介紹。
2021年,渭南市圍繞國土綠化,始終堅持保護優先,人工修復和自然恢復相結合,大力開展全域國土綠化行動,積極引導發展林業產業,不斷擴大全市綠色植被面積、提升全市森林質量。
全市市級和10縣(市、區)119個鎮(辦)1883個村四級林長基本到位。完成“四荒”地治理34.73萬畝,實施退化林分修復、森林撫育16.34萬畝,完成道路綠化提升1235公里,打造黃渭洛河濱水綠色長廊177公里,綠化村莊287個,全市去年共完成營造林73.97萬畝。新建和提升改造干雜果經濟林15.48萬畝,累計發展苗木花卉18.57萬畝,林下經濟15.6萬畝。堅持脫貧不脫政策,鞏固生態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2595名生態護林員技能培訓,發放勞務補助1710.6萬元;兌付10.6萬余戶群眾退耕還林補助、生態效益補償2898.6萬元;現地開展經濟林栽植管理技術培訓55場次,提高了群眾增收能力。2021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154.3億元,生態富民作用彰顯。
同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正式啟動。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林木覆蓋率、城區人均公園綠地率、交通道路綠化率等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主要指標達到創建標準。
2022年是渭南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關鍵之年,全市上下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突出高質量發展,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林長制為抓手,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持續實施秦嶺、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努力開創渭南大林業發展格局。
今年,將實施創森12大造林綠化工程。依托林業重點工程,突出農田林網、水網路網綠化和棄置廠礦地生態重建,實施好秦嶺北麓水源涵養林,黃龍山橋山余脈、南北臺塬水土保持林,以及森林圍城、森林進城,生態鄉村、沙區治理、森林質量提升等造林綠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27.26萬畝,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22.61萬畝。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