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婧)3月16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我省近日印發《2022年全省園藝工作要點》,提出我省今年將按照“穩基礎提效益,保供給促增收”的總體思路,力爭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770萬畝,產量達到1900萬噸以上;茶葉面積穩定在300萬畝左右,產量達到12萬噸;蠶桑、魔芋、花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生產穩定,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在“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方面,《要點》提出要抓好蔬菜穩產保供,推動設施農業轉型升級,強化技術服務與指導。據悉,今年我省將大力實施高山露地蔬菜“一新兩改三化”試點,重點圍繞秦嶺北麓、渭北高海拔地區和陜北長城沿線三條高山冷涼蔬菜產業帶,打造太白、淳化、吳起、定邊等一批典型縣區;將突出“三改一提”和設施蔬菜節水技術,重點抓好安塞、寶塔、涇陽、閻良、大荔等縣區的“三改一提”示范試點工作,探索熟化一批適合我省陜北、關中不同生態區域“三改一提”和節水灌溉模式。
在推進茶產業提質增效方面,《要點》提出要加快標準生態茶園建設,提升茶葉標準化清潔化加工水平,積極做好各類茶事活動。據了解,我省今年將創建、改造提升7個省級綠色高效示范茶園,建設3個年產1000萬株以上的無性系良種繁育基地,推廣繁育種植陜茶1號、龍井43、安吉白茶、中黃1號等適生、優質、高效的名優無性系茶樹良種;將以提升茯茶標準化生產和黑毛茶清潔化加工為重點,建設3個陜南優質黑毛茶生產試點基地;開展“2022年陜茶品牌年”、第三個“國際茶日”、中國茶葉經濟年會、中國茶業科技大會等系列茶事活動。
在加強蠶桑產業安全生產方面,《要點》提出要加強蠶種質量監管,做好蠶遺傳資源普查,推動蠶桑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據了解,我省今年將支持安康漢陰縣、漢中西鄉縣等重點縣區建設高效密植示范桑園和工廠化養蠶設施;著力推廣大蠶省力化飼養、小蠶共育、方格簇上簇等技術,提高蠶繭質量,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業綜合效益。
在推動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穩步發展方面,《要點》提出要加強道地藥材種苗基地建設,加強魔芋品種繁育及技術示范。據悉,我省今年將在道地中藥材產區建設5個道地中藥材種苗基地,提升我省優勢道地藥材種苗供給能力;支持建設魔芋種芋智能化繁育中心1個,聯合科研單位開展魔芋種芋新品種選育、種芋快速繁育、抗病高產栽培、魔芋產品深加工及魔芋病害防控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積極推廣應用安魔128等新品種、一年制魔芋高效栽培技術和林下魔芋套栽模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