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正在溫室進行授粉操作
□ 通訊員 張麗蕓 王學鋒 記者 滿淑涵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于3月11日印發通知,要求師生不跨南北校區流動。“這兩天溫室培育小麥的授粉期馬上就要過了,南校區的研究生無法到北校區進行試驗,這可怎么辦?”3月13日中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韓德俊向學院反映了疫情防控下課題組遇到的難題。
防疫措施收緊,有助于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卻也給科研工作正常運轉帶來了挑戰。農學相關專業試驗周期長,有時多年研究才能出一項成果,錯過作物生長的關鍵時間節點,可能需要再等一年才能繼續試驗。
“由于本次試驗材料是加代小麥,如果錯過了這次雜交授粉,不僅前三年的試驗材料白白浪費,后面的試驗也無法開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教授王長發說。在得知老師們試驗存在困難后,學院黨委迅速作出反應,組織招募居住在北校區的大一大二學生擔任志愿者,協助完成小麥雜交授粉工作。號召發出短短兩分鐘,就有二十余名學生積極報名,投入這場小麥育種“保衛戰”。
然而,低年級本科生沒有進行過雜交授粉的操作經驗,如果沒有老師指導,難以完成雜交授粉工作。在學校封閉式管理條件下,王長發決定住到臨近溫室的一間簡陋辦公室進行現場指導。“加張床,帶上電腦,拿上教材,也不耽誤線上上課。”就這樣,腿傷還未痊愈的王長發拄著拐杖入住了。
3月14日下午,加代小麥雜交授粉工作順利開始,王長發老師拄著拐杖在溫室里一邊親身示范,一邊仔細查看學生們操作是否規范,從下午3點到晚上10點,王長發安排學生輪換休息,而自己卻連續工作了7個小時。農學類2004班郭芷彤同學感慨地說:“非常高興可以參加這次小麥雜交授粉工作,工作中親眼看到了疫情下帶病堅守在科研一線的老師,非常敬佩和感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