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口罩已經成為了大家的日常必備。對天性愛美的人來說,佩戴普通醫用口罩千篇一律,沒有辨識度,滿足不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因此,口罩這個曾經樸實無華的防護工具,如今還在承擔著審美需求。而記者也在走訪中發現,多類口罩應運而生,不少年輕人把口罩變成了一種時尚單品。
花式口罩受追捧 戴各式口罩成了時尚
12日上午,記者走訪西安市多家藥店發現,目前藥店售賣的口罩有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顏色以白、藍為主,其中少數藥店售賣印有各種卡通圖案的親子口罩。雁塔區長安南路一家藥店工作人員說,現在卡通圖案的個性口罩越來越受人們青睞,尤其天暖了之后,很多市民喜歡選購多彩的口罩。
(圖:綜合商店內售賣著各式各樣的個性口罩)
在走訪我市綜合商店時記者發現,商店售賣的均為色彩豐富、圖案多樣的花式口罩,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店員說,作為日常剛需,消費者已不滿足千篇一律的防護裝扮,“顏值”也成為人們選擇口罩的重要需求之一,諸多個性、潮流、創意防護用品應運而生,許多口罩生產廠家也開始注重向個性化口罩方面進行研發設計和生產。隨后,記者打開某電商平臺發現,各個商家的口罩花樣和圖案更多。
“戴好看的口罩,心情會好一點。”一位在商店挑選花式口罩的市民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出行都要戴口罩,醫用口罩樣式單一,自己喜歡挑選個性化一點的口罩,可以搭配不同的衣服。市民郭女士購買花式口罩則是為了孩子。她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對各種款式的口罩沒有一點“免疫力”,印有蘑菇、哆啦A夢、草莓等圖案的口罩都成了女兒的“心頭好”。女兒每天都會戴不同款式的口罩去學校,引來同學們羨慕的目光,甚至有同學提出交換口罩。郭女士說自己現在購買個性口罩的行為“一發不可收拾”,不光是女兒的,全家人的口罩都變得可愛起來。
記者采訪發現,還有一些年輕女性因為經常化妝,會選擇一些立體型口罩,以減少口罩與皮膚之間的摩擦,不易掉妝。還有很多年輕人在選擇口罩時注重舒適感,為耳朵減壓的寬耳帶口罩就成了他們的不二選擇。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3D口罩、立體口罩、腮紅口罩、涂鴉口罩、莫蘭迪色口罩、彩虹口罩等,利用顏色搭配、涂鴉設計、顯臉小的特點在市民群眾中走紅,受到追捧。很多年輕人認為,因為有更多美麗的口罩選擇,帶口罩也能體會不一樣的樂趣,成就不一樣的時尚。
常態化防控期間要選醫用口罩
那么,花式個性口罩能否兼顧美觀和防疫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選購個性化口罩的市民大多不了解不同口罩的防護作用。
(圖:綜合商店售賣的個性口罩產品介紹為“一次性學生口罩”)
在走訪的藥店中記者注意到,卡通圖案的口罩外包裝上有的標注為滅菌型,有的為非滅菌型。綜合商店的花式口罩外包裝有的寫著“一次性防護口罩”,有的寫著“一次性學生口罩”,但這些口罩的外包裝全都沒有注明“醫用”,而是在產品介紹上寫著可以有效過濾細菌、花粉、粉塵等。在網絡售賣平臺,除藥房旗艦店標注“醫用”外,更多的花式口罩將產品功能介紹標注為“防塵”“防曬”“防異味”“顯瘦”……一款產品介紹為“KF94一次性3D立體卡通印花”的口罩月銷量顯示1萬+,記者咨詢客服是否為醫用口罩時,客服明確表示非醫用口罩。
美觀的花式口罩能否起到防疫效果?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了陜西省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李芳說,科學防護從選對口罩開始,口罩能不能起到防護作用,和個不個性、好不好看沒關系,主要看是不是符合相應的標準。“在選購口罩時,一定要看產品說明書。”
對于普通市民而言,如果只是挑選普通防護口罩,建議挑選執行標準為T/CTCA 7-2019或者GB/T32610-2016技術規范的口罩;如果要阻隔病毒,建議挑選執行標準為YY/T 0969-2013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YY0469-2011的醫用外科口罩;兒童口罩除了執行普通口罩標準外,還要同時執行《GB/T38880-2020兒童口罩技術規范》。
李芳介紹說,目前普通商店售賣的花式口罩大多為一次性普通防護口罩,屬于非醫用口罩,防護效果比較差,起不到防病毒作用,只能防灰塵、防顆粒等。依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版《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建議公眾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選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認清自我需求,確認口罩是否具有相對應的作用,別為了“顏值”而犧牲功能。
“醫用口罩的材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過濾病毒,阻擋病毒進入鼻腔、口腔,起到防護效果。”李芳說,為了滿足不用人群的喜好,目前一些醫藥廠家生產的醫用口罩也會印上各種圖案,這些口罩是可以兼顧美觀與防疫的。
另外,口罩的“能力好壞”除了和本身的設計、質量水平有關,還和口罩的熔噴層有關。熔噴層使用的熔噴布是否規范,直接影響著口罩的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口罩的防護效果關鍵在于材質是否合格,以及是否為正規廠家生產的且符合行業標準。市民可以根據外包裝上的執行標準、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注冊證號等信息,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罩進行防護。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這七點請您記住
購買了合格的口罩,如果不能正確佩戴,也都白搭。采訪時,陜西省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李芳還介紹了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
●口罩分正反,不可顛倒帶
首先要學會區分口罩的正反與上下。正面(朝外)多為淺藍色或深色,反面(朝內)多為白色或淺色,如口罩無顏色區別,可根據口罩皺褶判斷,皺褶處向下為外;內有鼻夾金屬條的為口罩上方。如果戴反,外層朝內,呼出的水蒸氣無法透過,戴一會兒口罩潮濕后就會喪失阻擋作用;如果上下顛倒,則失去了貼合防護效果。
佩戴口罩前要洗手,然后確保口罩反面朝內,有金屬條的一端朝上,然后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用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兩側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更好覆蓋鼻子、嘴巴。
●口罩要“塑形”
口罩戴上去之后要確保跟臉型貼合。可以通過簡單的辦法自測:吸氣,口罩面會有微微塌陷。而在呼氣的時候會有鼓起。這樣就說明我們佩戴口罩的氣密性是足夠的。鼻梁或兩頰漏氣的話,口罩就需要調整。如感覺氣體從鼻夾處泄露,要重新調整鼻夾;若感覺氣體從口罩兩側漏出,需要進一步調整頭帶、耳帶。
●摘口罩要注意
口罩阻擋了飛沫,如果用手直接從外摘下,則為病毒打開了接觸傳播的通道。如果再忘記洗手,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很容易進入人體。因此,摘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外表面,先摘掉一側掛住耳朵的繩子,再摘掉另外一側的掛繩。摘口罩后不要碰口罩的外表面,將口罩朝外折,再丟入“其它垃圾”桶內。摘掉口罩后,應及時徹底清洗雙手。
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的《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記者還整理了7個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項。
1.正確佩戴口罩,確保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
2.口罩出現臟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
3.在跨地區公共交通工具上,或醫院等環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復使用;
4.需重復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于清潔、干燥、通風處;
5.戴口罩期間如出現憋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
6.外出要攜帶備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裝袋或干凈的存放袋中,避免擠壓變形,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處理;
7.建議家庭存留少量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備用。
另外,李芳提醒市民群眾不要同時佩戴多個口罩,這樣并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壞口罩的密合性。(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