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榆陽區巴拉素鎮元大灘村,蜿蜒曲折的鄉村道路通暢整潔,農家小院生機勃勃,公園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建成的伙場“口袋公園”,既扮靚了鄉村,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去年以來,巴拉素鎮將伙場盤子改革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突破口,通過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公園“四園建設”,利用“一村一片林”“黨群幸福林”“小手拉大手˙共栽幸福樹”等方式,推動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美麗宜居,探索形成“伙場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全力打造美麗宜居示范鎮。
“過去我們伙場周邊到處亂堆亂放,環境衛生比較差,現在我們建起了共享草棚、共享豬圈,喂牲口干凈又方便,而且建起了小公園、議事亭,增加了休閑娛樂場所,好日子越過越舒心。”巴拉素鎮元大灘村村民常保生說。
同時,巴拉素鎮討討灘村,按照“一伙場一產業”的發展思路,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因地制宜、集中連片建設塑料拱棚,種植西瓜、芝麻香瓜等,培育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利用伙場空閑土地增收致富。
“今年我們將廢棄圈舍拆除后,在空閑地上建了11座塑料拱棚,種植芝麻香瓜和西瓜。目前全村共建成92座塑料拱棚,去年一棚西瓜就能賣八千多元,現在大家都很支持伙場盤子改革,不僅改善了環境,還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巴拉素鎮討討灘村黨支部書記米登瑞說。
巴拉素鎮通過深化“打開圍欄網子、拆除廢棄房子、收回伙場盤子、攤好伙場份子、建好蔬菜園子、跺進飼草棚子”六條路徑,在全鎮推廣“共享圈舍”“共享草棚”模式,大力發展羊子、肉牛、生豬等主導產業,并依托鄉鎮聯合總社和村合作社,積極對接龍頭企業和種養殖大戶發展訂單農業。
我們通過發展‘伙場經濟’,將伙場空閑土地打造成落實鄉村振興‘5+3’工作機制的末端陣地,全力推進產業發展、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重點工作,打造‘致富伙場、干凈伙場、生態伙場、文化伙場、和諧伙場,讓廣大群眾共享鄉村振興紅利。”巴拉素鎮鎮長杜夢晨說。(賈赟 劉亮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