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出口向北,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北干線管道施工Ⅰ標試驗段已完成開挖,從寶雞運來的3.4米直徑雙面螺旋縫埋弧焊鋼管正式進場開始焊接。
2022年2月22日,隨著98.3公里秦嶺輸水隧洞的全線貫通,漢水即將一路向北,潤澤三秦大地。此時,秦嶺北麓,引漢濟渭人提振精神、賡續奮斗,二期工程接續前行、一路向北,努力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水動力。
近日,從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北干線管道施工Ⅰ標試驗段傳來消息,該段已完成開挖,開始焊接工程,“我們在鋼管焊接上做足了準備,采用全自動‘機器人’焊接為主、人工焊接為輔的焊接工藝。”5月27日,中水十四局引漢濟渭項目部經理張柯勛介紹,據了解,這也是焊接機器人在引漢濟渭工程的首次亮相和運用。
與此同時,坐落在周至與武功渭河交界處北干線輸水管道施工Ⅲ標渭河管橋現場。自12月5日開工以來,參建各方克服疫情影響,及時組織加大人員、材料、設備等施工要素投入力度,不舍晝夜、一刻不停地搶抓失去工期,順利完成主河道圍堰和防滲墻施工以及主橋樁基施工。“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項目部與寶雞魏家堡水文站建立水情防汛聯動機制,力爭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將四個主墩的下部結構澆筑完成,確保2022年節點任務目標的完成。”中鐵十八局引漢濟渭項目部生產副經理劉鵬說。
而在二期工程涇河管橋項目位于空港新城及涇陽縣涇河交界處,首個主墩柱25#承臺混凝土澆筑已順利完成,23#、24#主橋樁基及承臺正在進行。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生態工程,也是發展工程。華商報記者從省引漢濟渭公司了解到,今年以來,省引漢濟渭公司搶抓政策窗口期、施工黃金期和疫情平穩期機遇,加強生產要素協調保障,加大現場組織協調,全力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為穩投資、穩增長、全力穩住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華商報記者 肖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