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返鄉提前報備必須通過電話或者微信,很不方便,并且渠道單一。現在在線自主報備,可以用微信公眾號報備,也可掃碼填報,還可以找人代報或者讓工作人員補錄。”6月2日,漢陰縣返鄉人員馮厚菊從十天高速漢陰出口下來后說,“現在信息錄入后可隨時查閱,避免工作人員反復電話詢問。”
今年以來,漢陰縣發揮大數據在疫情態勢研判、傳播路徑分析、精準防控及后續治理中作用,推動研發“漢陰縣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統”,做到來漢陰人員在線報備、管控措施在線制定、海量數據在線分析、應急處置在線調度。4月27日,安康市全市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現場會在漢陰縣召開,對該縣“數據賦能”經驗進行推廣。
記者在高速出口看到,進入漢陰人員用手機直接掃二維碼自行錄入來漢返漢信息,勾選來源地、離開抵達時間、目的地等,系統自動抓取基本信息。外來人員初次來漢時填寫的基本信息,系統自動保存,再次來漢時只需勾選行程情況,減少錄入內容和操作程序,鎮村(社區)干部可通過系統適時查看報備信息。
“以前,各鎮村(社區)每日固定時間點‘報表式’排查,對排查出來的重點人員登記造冊后通過工作群上報,常出現信息不完整、重復、無效的情況。有時一天有600至800條信息,6名工作人員得七八個小時才能完成篩查填報。”漢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柯增偉說,“現在有了信息化系統,人員信息實時錄入,系統5秒一刷新,自動篩重比對,兩名工作人員三五分鐘就能完成。”
漢陰縣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統具有強大數據統計分析功能。所有進入平臺的信息數據錄入后永久保存,需要統計數據時可根據不同需求,設置來源地、時間段、目的地、管控措施等篩選條件,自行抓取形成可視化數據報表,一鍵抓取數據,一鍵導出自動分析匯總。系統自動生成來漢返漢人員提前報備匯總展示圖,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可隨時掌握各時間點和近期返鄉來人數量和類別。同時,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對鎮村落實管控情況進行檢查復核,對落實不力的及時派出督導組,督促快速整改落實。
“以前,對排查出來的重點人員要逐級推送交辦,采取交辦居家隔離等措施也存在滯后性。”澗池鎮干部喻琴說,“有了信息錄入系統后,縣鎮村三級賬號立即顯示,無需逐級推送,各項管控措施第一時間就能傳達到位。”
該系統設置有自動篩查比對信息、在線制定下達管控措施等功能。信息錄入系統后,平臺自動完成身份篩重,智能篩查重點信息,根據來源地和出發時間等要素,與設定的重點風險地區進行實時比對,即時顯示重點管理人員信息。系統對來漢返漢重點人員分別標注紅色、橙色、綠色三色進行精準分類管理,保證管控措施按時按要求落實。系統接收重點人員信息后,“線上+線下”實施快速管控。縣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在線上分層分類制定并下達管控措施,鎮、村兩級同步接到指令,線下第一時間落實措施,減少中間環節和潛在風險。
“以前,來漢返漢下高速要手動填寫個人信息,一到節假日,高速路口車流量大。工作人員逐車逐人排查登記,中間環節多,人員滯留風險大。”值守在漢陰高速路出口的漢陰縣防疫辦工作人員郭強說,“現在有了這個信息化系統,干部不累,群眾也不煩了,既避免了人員滯留聚集風險,發現情況應急處置也更精準。”(記者 鄭斐)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