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閆智 記者 李榮)6月14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奮進新征程 譜寫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灞橋區、長安區、鄠邑區和浐灞生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
灞橋區委書記苗志忠介紹,近年來,灞橋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拓寬就業渠道,推進創新創業,多舉措增加群眾收入。按照《灞橋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預計在2022年秋季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9390個。同時,抓好十里鋪骨科醫院、中醫醫院建設,打造集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于一體的文化藝術中心,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長安區委書記呂強表示,近年來,長安區加快引鎮省級鄉村振興工業商貿型示范鎮、太乙宮省級鄉村振興文化旅游型示范鎮等建設,積極發展“小木耳、大產業”式的特色產業。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大力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等“五大工程”。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推進政策惠農、人才助農、品牌興農、園區強農、產業富農“五大行動”。加快長安唐村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精心培育太乙宮街道四皓村等一批共建示范典型。培育一批鄉村治理人才,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鄠邑區委書記李化介紹,鄠邑區深度挖掘當地悠久歷史文化,持續叫響關中忙罷藝術節、祖庵菊花節、柳泉桃花節、葡萄文化節等特色活動品牌,高標準策劃舉辦終南詩賦等系列文化活動,適度發展露營、民宿等業態,打造全省最具文化氣息的特色鄉村,探索文化振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鄠邑模式。
浐灞生態區黨工委副書記李新霞表示,近年來,浐灞生態區著力提升亞馬遜云科技創新平臺、長安大學科技園等載體能級,優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暢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通道,重點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新興業態發展,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秦創原依托陜西科技創新谷等項目,構建立體聯動型創新載體,打造“孵化器+產業園”數字科創發展模式。完善企業服務體系,搭建“政府+企業+服務商”服務交流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