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陳昭宇 通訊員 關宏才 記者 唐冰)近日,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段寶巖院士帶領的“逐日工程”研究團隊傳來好消息,世界首個全鏈路全系統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地面驗證系統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總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歐米伽光機電集成設計、55米傳輸距離的微波功率無線傳輸效率、微波波束收集效率、聚光器與天線等高精度結構系統功質比等主要技術指標位居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對我國下一代微波功率無線傳輸技術與空間太陽能電站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具有支撐性、引領性,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目前在全世界是一個熱點。”段寶巖院士介紹說,自1968年美國人彼得·格拉澤提出建設太空電站的構想之后,先后已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能源部聯合啟動并資助的“1979SPS基準系統”,歐洲啟動的“空間探索與利用的系統、概念、結構和技術”研究,以及印度、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科研工作者在這一研究領域持續發力。
2018年12月23日,在“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啟動儀式暨高峰論壇上,西電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項目被命名為“逐日工程”。今年是段寶巖院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參與這一科研攻關項目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研究團隊從方案提出、理論分析、仿真計算、室內傳能驗證、戶外地面驗證,穩步向前開展著空間太陽能電站相關研究工作。2022年6月5日,全鏈路、全系統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地面驗證系統通過驗收,比原定的技術路線節點提前了近3年。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