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傳來消息,《陜西省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若干措施》正式發布,在提能力、拓平臺、優環境、強保障等四個方面創新舉措,助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力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工程。
全生命周期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創新創業課程、創新訓練、創業實踐有機銜接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擴大創新創業教育普及率和覆蓋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圍繞“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構建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協同育人機制,推動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大“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設力度,推動省級示范校覆蓋面達到50%以上。建設培育一批高水平創新創業學院(實驗班)、雙創實踐教育中心,鼓勵高校設立創新創業微專業。健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一批“專創融合”“思創融合”的省級特色示范課程。完善彈性學制,允許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各高校應將學生創新創業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
發揮社會創新創業平臺作用。充分發揮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平臺、國家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等平臺作用,加速“兩鏈”深度融合,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平臺有機銜接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構建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環大學創新經濟圈,規劃和布局高校周邊產業,積極承接大學生創新成果和人才等要素,打造“城校共生”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企業、科研院所和相關公共服務機構利用自身技術、人才、場地、資本等優勢,建設一批集研發、孵化、投資等于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中心、互聯網雙創平臺、孵化器和科技產業園區。建設一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建立開放共享制度,推動優勢資源向大學生創新創業主體開放。
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減稅降費政策。加大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支持力度,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情況作為因素納入高校財政撥款制度改革體系。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從事個體經營,符合規定條件的,在3年內按一定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記者 趙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