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毛驢市場一度低迷下滑,我們村‘兩委’班子成員都很焦急,只能咬緊牙關等待轉機。”在靖邊縣席麻灣鎮大溝村集體經濟養驢場,黨支部書記喬登飛感慨萬分,“好在今年驢子行情有所回轉,村集體經濟養驢產業走出困境了!”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2018年,席麻灣鎮大溝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方面考察,發現驢子雖然“役用”價值減弱,但是驢子渾身是寶,驢肉、驢皮在近幾年的市場前景非常可觀,比較符合該村實際,決定大膽嘗試發展肉驢養殖產業。該村牢牢抓住產業振興的有利時機,在縣鄉村振興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160萬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萬事開頭難。據在場的幾位村民回憶,這幾年,村干部們被這些驢“折騰”的確實夠嗆。只要有空就往驢場跑,不是在給拉草料、整理圈舍,就是一起上手給病驢灌藥,甚至半夜守在待分娩的母驢旁邊,時刻準備接產。在大家的苦苦堅持下,該村的養驢產業沒有被扼殺在“襁褓”中,反而愈發壯大。目前,該村驢子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驢子存欄量達147頭,年底出欄50余頭,預計收益40萬余元。
喬登飛表示,“下一步,我們要以‘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堅持黨建引領,在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對接訂單企業,為養驢產業再上一層保險,以集體經濟示范帶動全村發展特色養殖,合作社幫助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并以市場價格保底收購出欄毛驢,讓農戶發展產業有靠山、有保障。”(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暢靖華)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