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近年來,王益區緊扣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新要求、新任務,充分發揮全區各現場教學基地作用,用好“第二課堂”,讓干部教育培訓由“靜態”變為“動態”,切實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為王益區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賦能聚力。
高標準建好現場教學基地,打好現場教學點“基礎樁”。以黨性教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妥善處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內容為主線,打造了軍臺嶺戰斗舊址、紅旗社區、王家河派出所“和為貴”調解室等11個現場教學基地。軍臺嶺戰斗舊址打造“五環”教學模式,云夢堤社區設立盧康飛工作室、組建“580”(我幫您)服務隊,柿樹溝社區探索“多元化解誤調工作法”,紅旗社區發展“智慧黨建”等典型,進一步增強現場教學點培訓形式多元性和多維性。現今,紅旗社區被確定為全省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和全省社區社會管理現場教學點,軍臺嶺戰斗舊址被確定為全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和照金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
上好高質量精品課程,夯實現場教學點“主心骨”。針對不同的主體班次,在現場教學活動中,設置不同的教學課程,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成立“課程開發小組”,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做課程開發顧問,定期進行聽課評課,牢固樹立精品意識,不斷精益求精,著力打造《“紅旗”為什么這么紅》《巍巍軍臺嶺》《“五化”社區治理模式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等精品教學課程。適度拓寬文藝型教學資源,將區文聯下屬協會創作的《紅色軍臺嶺》舞臺劇、銅煤工人創作的《唱支山歌給黨聽》等納入現場教學點精品課程,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使現場教學上接“天線”,下接“地氣”,不斷推動教學課程品牌化。依托王益城市黨建學院,著力打造出“初心之路”“斗爭之路”“奉獻之路”和“革命之路”“建設之路”“改革開放之路”兩條紅色故事線路,通過“點單式”課程配置、半軍事化管理,讓參訓學員在“行走中的黨課”中,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2021年至今,學院共舉辦培訓26期,培訓人數1400余人。
用好高水平師資隊伍,配強現場教學點“宣傳隊”。實施“人才強點”計劃,采取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從上海、浙江、西安等地引進特聘教師,從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等相關單位選派干部兼職講解員,持續選育學生講解員、居民講解員、志愿講解員,進一步優化現場教學點師資隊伍的結構,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此外,對新任現場教學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外出培訓、跟班學習,結合年底考核獎勵激勵機制,多措并舉,不斷提高現場教學點教師業務素質和教學積極性,努力打造一支現場教學“金字招牌”教師隊伍。截至目前,全區現場教學教師共50余名,其中,特聘教師12名,照金干部學院特聘教師3名,干部兼職講解員5名,其他志愿者講解員30余名,持續為我區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團隊修建“蓄水池”,打造“人才庫” 。(供稿人 李珺 )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