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陽區圍繞爭創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新標桿,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全面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康扶貧和產業扶貧模式連續2年入選中國優秀扶貧案例,趙家峁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1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達88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343元,收獲了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累累碩果。
“4+2+X”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托起田疇沃野“新引擎”
榆陽區優化主導產業布局,通過做穩糧飼產業,做優果蔬產業,做強畜牧產業,做精特色產業,建設規模適宜、富有特色、輻射帶動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集聚區。77萬畝高產玉米、30萬畝脫毒馬鈴薯、12萬畝優質小雜糧提質增效、連年豐收,8萬畝大漠蔬菜、5萬畝優質果樹保障市民“菜籃子”,230萬只羊子、11萬頭肉牛鼓起農民“錢袋子”,3萬余畝中藥材、富硒水稻、萬壽菊等一批高附加值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榆陽區從傳統農業大區正昂首闊步邁向現代農業強區。
“伙場經濟、庭院經濟”,美了鄉村 富了農民
榆陽區整合投入1億元,統籌推進省級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區、鄉、村三級聯動創建,組團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在北部草灘區大力發展“伙場經濟”,在南部山區推廣“庭院經濟”,多措并舉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同時,持續鞏固深化“一拆三改、四區分離、 五化同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實施美麗農居1500戶、廁所改造5000個,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10座、垃圾壓縮轉運站5個,健全完善長效化整治機制和常態化督查機制,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創新文旅融合,盤活“一池春水”
榆陽區將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科學編制村莊布局規劃,推動村莊多元化、差異化發展。建成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等精品文化工程和泛“趙家峁”田園綜合體等精品旅游景區,孟家灣大漠漂流、紅石橋樂沙戲水、白舍牛灘田園綜合體、鄭家川“棲心川上”民宿等鄉村旅游景區景點遍地開花、游客如潮,成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榆陽區緊盯研學、民宿、休閑、餐飲四大增收空間,通過優化鄉村文旅資源,豐富鄉村文旅景區景點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和運營水平,把消費升級的成果,轉變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真金白銀。2021年,全區旅游接待人數916.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5億元。(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高忠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