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責任。商洛市商州區三岔河鎮疫情防控實行靜態管理以來,三岔河社區1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在防疫“戰場”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青年的新擔當。
“大叔您好,您的老年機掃不了二維碼可以把戶口本拿過來,我幫您填內容。”8月20日,在三岔河鎮文化廣場核酸采樣點,大學生志愿者程龍龍為參加核酸檢測的村民登記信息。用心、用意、用情助力全民核酸檢測“加速度”。
程龍龍是三岔河鎮三岔河社區大二學生,就讀于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在校期間擔任學生會主席以及班長等職務,暑假回鄉的他,看到社區上招募志愿者信息,積極報名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這是我第一次穿防護服參加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穿上防護服,才知道一線工作人員背后的辛苦。”在登記信息的過程中,程龍龍感到最難熬的就是熱。不過工作期間,他努力克服困難,加快速度登記信息跟上醫務人員的速度。
“這次疫情發生以來,那么多人奮戰在一線,守護鄉親們健康,我也想盡我所能為戰勝疫情作些貢獻,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會戰勝疫情的。”程龍龍說。結束登記信息5個多小時后,當程龍龍脫下防護服、口罩后,這個22歲小伙的臉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記,汗水已濕透衣褲。
在現場,志愿者田鑫是一名來自西安文理學院大三學生,他熟練地穿上防護服準備開展工作。“我們之前參加過穿脫防護服的培訓,今天真正穿上防護服為家鄉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田鑫說,疫情發生以來,她看到許多一線工作人員十分辛苦,于是決定利用假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連日來,三岔河社區有十幾個像程龍龍、田鑫、潘樂樂、王若函、詹路路這樣的大學生,他們積極主動報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除了登記信息,有的志愿者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在核酸采樣點維護現場秩序,提醒群眾佩戴口罩,保持1米距離。有的在社區移民搬遷點執勤、巡邏……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是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都體現了他們團結抗疫的精神。這些大學生志愿者沖鋒一線、無畏疫情、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給父老鄉親筑起了一道銅墻鐵壁,為家鄉疫情防控全員核酸、靜態管理,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記者 王斌 通訊員 王立祥 張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