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水平不斷提升,核心技術加速突破,智能裝備、航空航天、高端電力、軌道交通、節能環保、通用專用裝備等6大領域加速崛起……從科技創新到智能制造,從平臺搭建到項目建設,西安高新區的高端裝備產業引擎正發出隆隆轟鳴。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以建設秦創原高能級科技轉化大平臺為重要抓手,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大力推進秦創原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業規模水平,加速打造千億級“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業強市示范區。
強化平臺建設 加速聚資源升能級
高新區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創新資源配置優、協同創新能力強、開放服務水平高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積極推動高端裝備產業發展,促進關鍵技術及科技成果轉換。
目前,已構筑了以中科院系、高等院校系、省屬重點企業系為代表的重大基礎研究體系項目群,集聚了西安盤能動力技術研究院、西安米樂智控科技研究院、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打造高新區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引擎。
高端裝備產業基礎研究平臺
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單位為西北工業大學第365研究所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聯合西北工業大學、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共同籌建“無人機系統”西安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致力成為無人機智能集群理論與系統應用的高水平研究基地、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及高新技術創新基地。
高壓電氣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承擔了17項國家支撐計劃、8項國家“863計劃”與“973計劃”、9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重點專項計劃,并開展了工信部組織的17項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標準的制定和研究,逾1300項重點新產品、新技術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約3萬平方米的集中實驗室區域,70多臺大型儀器設備,建立了網上預約的開放服務體系,支撐高端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和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發展。通過“111引智計劃”開展“微納制造與納米測試”國際合作,加強了國際合作交流,提升了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支撐能力。
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擁有亞洲唯一MTS雙軸材料試驗系統、自主研發亞洲最高(30m)落錘沖擊實驗系統,建成從高溫到低溫、高速到低速、大載荷到小載荷的體系完整的多場復雜加載、微觀分析、無損檢測、強度和振動實驗系統。
軌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核心研究方向為信息感知、協同建造與智能軌道交通系統等方向開展系統深入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并研究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立我國特色的軌道交通工程信息化技術體系。與西南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長安大學、中鐵一局等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聯盟,先后承擔科研課題48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項,已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8項。
高端裝備產業應用研究平臺
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面向航空宇航推進、材料與制造、空天能源、智能控制、基礎與共性技術5個重要的科學與技術方向,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采取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市場化運作方式,重點布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設有三個院士工作室和8個創新中心,產業布局為航空產業、商業航天及終端應用、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制造等。
西電集團公司技術中心:核心研究方向為特高壓交直流重大成套裝備技術、智能電網輸配電成套裝備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成套裝備技術和能源管理與解決方案。擁有有效專利近3000件,產品結構不斷升級。
激活發展動能 聚焦項目發展提升
西安高新區圍繞產業鏈精準施策抓招商,實施“1155+N”推進機制,牢固樹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實行重點項目分類管理,持續關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建設進度,落地西電集團產業園、和利時西北總部基地、中熔電氣新能源保護器件產業園、西安特種飛行器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在產業園區承載、推進項目落地投產等方面形成示范,致力于打造秦創原示范樣板,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部分續建類項目
高研智能電器設備研制批試及產業化生產基地:總投資2.5億元,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建設包括研發中心大樓、試驗大廳、裝配車間、總裝車間、成品庫、綜合辦公樓等。
和利時西北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5.83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43000㎡,將建設集科研實驗、設備組裝、集成測試、產品銷售和工程技術服務等業務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基地,同時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等。建成后可填補西部地區軌道交通自動化、核電控制系統的行業空白,為西部地區軌道交通自動化、核電控制系統、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和中醫藥大健康等產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艾索信息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2億元,建設面積8.7萬平方米,主要新建研發大樓、綜合樓、生產樓等,建設iTHOR技術實驗室,新增科研生產所需必要工藝設備及輔助設施,擴大信息化彈藥、智能傳感和裝備數據系列產品開發及生產規模。
中熔電氣新能源保護器件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億元,總投資3億元,新建廠房建筑面積約6萬平米,包括生產廠房、實驗大樓、倉庫、門衛室等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集生產、研發于一體,主要從事電路保護器件、熔斷器及相關配件輔件研發、生產及銷售,建成后預計新增就業崗位200個。
西安特種飛行器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6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米。主要建設特種飛行器研發生產廠房、眾創空間及行政辦公樓等附屬建筑,建成后預計增加就業崗位360個。
卓士博擴建、擴大生產品種及規模建設項目:總投資1.66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電動叉車輪邊減速機、行走馬達減速機和復合驅動箱生產廠房及科技檢測與試驗樓等配套設施。
部分新開工項目
中國西電集團智慧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按照“一總部二園區”的規劃思路,以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標準,建設總部創新基地、輸配電智能裝備產業園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園,打造成為陜西省建設千億級電力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重要承載地和先進制造業示范基地,促進相關配套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地方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金屬增材制造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總投資15億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全產業鏈創新基地建設,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米,包含航天大尺寸構件增材制造車間、后處理車間、熱處理車間、機械加工車間、金屬增材制造科技產業綜合車間以及生活配套等設施。
西部空間信息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6.4億元,新建無人機總裝廠房、精密測量裝備廠房、系統集成研制大樓、空間數據處理研發大樓、院士工作站、創新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陜西中銀投總部基地、陜西中銀投協同創新基地等,集空間信息軟件開發、工業BIM開發、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生態環保解決方案、自然資源管理于一體,打造陜西中銀投總部及協同創新區、產業發展綜合區、生活配套服務區等業態。
寶昱科技電子工業基礎材料智能制造項目:總投資2.9億元,項目總投資2.9億元;主要建設電子專用材料裝備產品、新能源電池裝備產品、環保裝備產品等高端裝備制造生產用房及配套設施建設以及5G智能制造示范線及配套設施。
邦正應急裝備項目:總投資2.88億元,建設“一院一中心二基地”的應急裝備領域生產基地,即西安絲路應急管理研究院、多級值守指揮體驗中心(城市生命線數據中心)、應急管理裝備研究制造基地、邦正科技總部基地。
高科新達生產線二期:總投資1.2億元,占地約20畝,主要建設2條新型270綠色智能環保全自動生產線,1棟新型材料研發中心大樓,項目達產后預計帶動就業100-200人。
部分前期項目
秦驪電器成套電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3億元,總用地約35畝,擬建設1棟成套配電設備生產車間、1棟配電設備檢修改造及技術研發生產車間、1棟元器件與裝置生產車間、1棟辦公樓、1棟綜合樓。
中船東儀電力產品擴容項目(二期):總投資1.5億元,將中船重工西安東儀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東儀路廠區的產能全部搬遷至西部大道園區,并在該園區新建約15000平方米廠房。
高端智造,數領未來。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勢頭正勁,西安高新區將進一步加強創新研發,打造創新平臺、研發平臺、孵化平臺,同時,發揮以商引商作用,打造高端裝備制造上下游產業集聚平臺,助力高新區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