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讓生活更有質感更有詩意 ——公共文化服務打造陜西文化名片

2022-09-08 07:35:27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放眼三秦大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果,讓人民生活更有質感更有詩意...

  “家庭春晚”把文化送進千家萬戶,“嵌入式”服務激活社區文化供給新動能,常態化惠民演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數字文化平臺讓人們隨時隨地可以獲取海量資源……放眼三秦大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果,讓人民生活更有質感更有詩意。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提出的“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豐富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改革創新,基本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全覆蓋,很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用藝術展現美好生活

  人民生活更充實更精彩

  “共產黨給黃河岸邊纏上金玉帶,鄉村振興給玉帶上面綴七彩……”9月4日,當表演唱《歌從黃河岸邊邊來》高亢激昂的歌聲在第十九屆群星獎決賽的舞臺響起,黃河沿岸產業項目連成串,種植大棚形成片,路邊廊道成景點,村容戶貌大改觀的小康生活畫卷隨之鋪展開來。

  十年來,我省以陜西省藝術節群星獎為抓手,帶領全省群眾文藝工作者以“鑄匠心、創精品”的高度文化自信,狠抓精品創作,力促我省群眾文藝創作上高原攀高峰,一大批真實反映新時代群眾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涌現。

  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舞蹈《致富果》,再現最美奮斗者路遙光輝形象、弘揚路遙精神的陜北說書《路遙著書》,展現三秦兒女昂揚奮發精神風貌的廣場舞《歡慶秧歌》,聚焦奮斗在城市發展建設一線的普通勞動者的小品《我的未來不是夢》……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些來自生活、來自群眾、帶有濃郁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征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正是陜西群眾文化生活蓬勃發展的真實體現。

  2016年,陜西7件作品入圍第十七屆群星獎,其中2件作品獲獎。2019年,陜西3件作品入圍第十八屆群星獎,其中1件作品獲獎。2022年,陜西7件作品入圍第十九屆群星獎,廣場舞、合唱2個團隊直通決賽,創陜西入圍群星獎決賽作品數量歷史新高,名列全國第二。

  “在政府層面的文化引導、宣傳推廣下,群眾文化活動開始呈現題材更加豐富、作品更加專業化、群眾參與度更高、參與者更加年輕化的發展趨勢。這帶來的不僅是公共文化的蓬勃發展,還有廣大群眾因為自我價值被認同而產生的自豪感、滿足感和幸福感。”西安市群眾藝術館館長白利群深有體會。

  以服務提升生活品質

  精神文化更充盈更豐富

  7月28日晚,在西安音樂廳2022陜西省群眾文化節“歌從黃河來”合唱音樂會現場,激情的旋律似黃河波濤滾滾向前,一首首經典歌曲讓觀眾久久沉浸其中。當晚,“歌從黃河來”合唱音樂會通過國家公共文化云、陜西公共文化云、陜西融媒體等平臺進行直播,總點擊量超過114萬次。

  公共文化服務是一項潤物無聲的文化事業,也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

  十年來,陜西依托陜西省群眾文化節、陜西省藝術節、陜西省閱讀文化節等品牌活動,廣泛開展惠民演出、全民閱讀、“村晚”、“心連心”演出、大眾歌詠、書畫攝影創作等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已舉辦四屆的陜西省群眾文化節,累計開展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56萬余場次,參與群眾達6500萬人次,通過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已成功舉辦九屆的陜西省閱讀文化節,2021年首次采用現場視頻直播的形式在全網推送,2600多場活動吸引1411萬人次參與,帶動全民閱讀蓬勃開展,讓三秦大地得到源源不斷的書香沐浴和啟智增慧的文化熏陶。

  持續開展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活動,每年為基層送演出下鄉1萬余場次。2021年,全省累計發放惠民卡(券)70萬余張,推出惠民旅游線路20條,累計有18萬余人次走進劇場和景區。2022年,全省共舉辦“村晚”123場,觀眾達134.11萬人次。

  “陜西文旅之聲”“陜西公共文化云”上線,網上服務點擊量近千萬人次;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深受群眾喜歡的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有效推進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常態化;實施“公共數字文化墻”工程,積極開展云展覽、云閱讀、云體驗,讓供需在“云端”“指尖”對接。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是提升人民文化素質與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之舉,對于增強人民的文化認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陜西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開啟了新的征程。”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處長譚佳峰說。

  讓設施遍布城鄉社區

  文化服務更完善更便捷

  “生活·讀書·新知”二十四節氣景觀墻、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宣傳欄、覆蓋全境的街道社區“2+7”綜合文化站暨圖書館、掃碼即聽的“解先聲”有聲圖書館……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打造的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周末還有露天電影,有時候社區還有廣場舞比賽,現在的生活可比過去有意思多了。”老街的改變讓住戶很是欣喜。

  公共文化服務,根在基層,活力在基層,重點難點也在基層。

  十年來,陜西持續加大政策指引,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推出一系列重點建設項目,基本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全覆蓋,讓文化之風充盈社會空間。

  基層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持續加強。陜西共建有公共圖書館118個、文化館119個,建成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334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9271個,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基本達到按標準全覆蓋。

  公共文化資源配置不斷優化。陜西107個縣(市、區)建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共建成文化館分館1296個、圖書館分館1458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持續加大,全省共建成新型城鄉公共文化空間609個。

  創新公共文化管理機制和服務方式。陜西先后完成4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8個示范項目創建工作,形成銅川市“一心多點”模式、西安市高陵區公共文化服務“110”、安康市“鄉村文化理事會”、“延安過大年”、韓城市“歡樂送基層”等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今年以來,以陜西省圖書館新館為代表,一批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先后投入使用,已成為具有文化底蘊的地域名片。城市書房、文化驛站、非遺傳習所、藝術鄉村等‘嵌入式’服務空間不斷涌現,這些新型公共文化設施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高陽說。(記者 柏樺)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公共文化 服務 體系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五寨县| 田阳县| 滨州市| 宁武县| 徐州市| 葫芦岛市| 大竹县| 武胜县| 天长市| 临城县| 通许县| 子洲县| 天祝| 河北区| 伊宁县| 鹰潭市| 宜黄县| 金川县| 武陟县| 双牌县| 即墨市| 子洲县| 全南县| 古丈县| 清涧县| 满洲里市| 安溪县| 南召县| 五常市| 英德市| 芷江| 宜城市| 务川| 台南县| 永济市| 宁阳县| 庆城县| 聊城市| 乌兰察布市|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