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
回顧這十年,通過一組組彰顯著西安金融發展硬實力的翔實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全市金融業不斷創新、自我突破的“身影”。十年來,西安金融以絲路金融中心建設為龍頭,以推動企業上市為突破口,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全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支柱產業地位持續穩固
十年來,金融業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金融業的社會貢獻度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形成了顯著支撐。
數據顯示,西安市金融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350.9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174.47億元,增長3.3倍,年均增長率13.07%。其中,2020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十年間,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從2012年末的8.03%上升到2021年的10.99%,金融業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已經成為第三產業中排位第一的生產性服務業。
金融供給保障有力
回顧過去十年,西安推動金融供給實現大提升,金融支持全市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從2012年的12125.53億元、8635.22億元分別增加到2021年的28059.03億元、29124.00億元,分別增長2.3倍和3.37倍,年均分別增長10.48%和14.45%。其中,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于2017年、2019年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3萬億元大關,存、貸款余額躍升至副省級城市第七位。在存貸款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不良貸款率持續壓降,由2012年的1.07%降至2021年的0.8%,保持了“一高一低”的良好勢頭。
企業上市屢創佳績
全方位發力資本市場,多舉措打造“資本力量西安軍團”,是西安金融實力躍升的關鍵一招。
十年來,我市境內上市公司數量由2012年的29家躍升至目前的60家,特別是2018年深入實施“龍門行動”計劃以來,全市新增境內上市企業29家,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10家,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5位,資本市場“西安軍團”迸發澎湃力量。
全市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由2012年的1788.08億元躍升至目前的12437.99億元,增長近7倍,目前全市千億級市值龍頭企業3家,百億級企業19家,企業上市實現質效雙提升。儲備上市后備企業由2012年的46家增長至目前的400家,企業上市的基礎更加夯實。
企業上市佳績,源自扎實機制。近年來我市建立健全“一企一專班七服務”促進上市工作機制,即為每家擬上市企業成立專班,定制上市規劃表、路線圖,提供一門通辦、交易所直通車、稅務管家、消防安全合作等七大服務。自2019年機制建立以來,共協調業務部門為企業疏通上市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254項,為企業上市保駕護航。
股權投資頻結碩果
自2018年以來,連續五年舉辦的全球創投峰會,已成為創投行業頗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峰會每年邀請近百位投資界重要嘉賓齊聚西安,創投行業人士、行業媒體、國內外行業協會及創新企業線上線下共同參與。
在峰會效應之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基金等國家級大基金相繼落戶。
峰會每年遴選的“投資西安十佳創投機構”“龍門榜TOP20”“未來之星TOP100”企業榜單,已經成為全國投資人頗為關注的“上市企業搖籃”。5年來,兩大榜單累計參評企業6000余家,全市共有300余家企業累計獲得私募股權融資總額390億元,入選“龍門榜TOP20”的企業中,已經有17家成功上市。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市常態化舉辦論壇、路演、培訓、交易所直通車等活動,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氛圍日漸濃厚的創投生態圈,成為我市資本市場的重要助力。
金融創新亮點紛呈
推動金融創新能級提升,激發金融創新活力迸發,是西安積極運用金融力量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我市主動爭取國家創新試驗,被列入全國第二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2263.92萬個,對公錢包163.01萬個,流通交易2736.12萬筆、金額63.67億元。
西安市成功獲批全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城市,獲批全國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積極引流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全市農戶信用評級工作全面實施,302個行政村完成“整村授信”,已授信7.5萬戶32.57億元。西安市“獲得信貸”指標獲評全國標桿城市和進步較快城市,系列做法被國家發改委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央行·長安號票運通”融資工具、“通絲路”平臺等創新“首單”不斷涌現。長安號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成功上線,以“班列+數字金融”模式助力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高質量發展。
絲路金融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抓好國家金融對外開放窗口期,全面融入全球金融網絡,推動西安從區域金融中心走向絲綢之路金融中心,是西安金融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我市積極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出臺《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成功入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連續多年躋身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區域金融中心10強。連續兩屆舉辦中國金融四十人曲江論壇、連續三屆參加全球金融中心網絡閉門峰會,積極展示對外開放的新成就。依托陜西高校資源云集優勢,與西北大學共建絲路金融研究院。加快高新區金融核心區建設,強化西咸新區金融功能承載力。全市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04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22家。全省首家消費金融公司、首家健康險公司、首家公募基金組建成立。建成運營13家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容納高端金融人才就業近萬人。
金融生態持續優化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十年來,全市金融運行平穩,風險可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縱深推進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建立金融領域大數據風險防控輿情監測系統,成立西安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領導小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全力推進“打財斷血”,扎實推進“校園貸”“套路貸”摸排。新發非法集資案件數量、總金額數、總人數連續四年同比下降,案件高發、頻發勢頭有效遏制。P2P網貸平臺存量風險基本出清。交易場所清理整頓扎實推進,存量風險有效化解。推動設立防范金融風險宣傳教育基地,提升群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地方金融組織行業發展整體平穩有序,全市地方金融組織總計314家,注冊資本總額835.12億元,業務規??傆?683.93億元,業務規模占全省近80%,風險把控有力。
時光如梭,十年蝶變,西安金融業成績斐然。以十年為契,一時的成就并非終點,西安市金融業將以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建設為統領,主動承接國家創新試點,積極擴大對外開放,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做好金融保障,在下一個十年再創新篇。 (記者 劉寧)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