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棗園西路“的士廣場”,幾十名巡游車網約車駕駛員代表全市9375名同行,參加西安市巡游車網約車駕駛員集中加入工會儀式。他們著白襯衫配藏青褲,或西服正裝,莊重地從工會領導手中接過會員證、互助保險和入會愛心大禮包。
這是陜西各級工會為職工說話、替職工辦事的一個縮影。多年來,陜西省總工會把“當好群團組織排頭兵,力爭陜西工會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作為持續奮斗目標,干出了工會人的精氣神,不斷滿足廣大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橋梁紐帶建得更加牢固,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以實干實績團結動員全省廣大職工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往職工中走
“拜一名工人師傅、交一位工人朋友、學一項實際操作、寫一篇心得體會、刊發一條新聞報道、征集一條意見建議。”這是省總工會去年3月培養新進機關干部的一項創舉。兩年來,共有4批40名干部深入企業車間見習,深感“當一個月工人,一生受益”。
省總工會于去年5月11日率先在全國啟動工會領導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省市縣三級工會241個工作組、724名干部下沉到街道(鎮鄉)、園區、企業蹲點,實現了對全省市、縣、區的全覆蓋。目前,全省已建成覆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的工會組織1229個,建成市級行業工會聯合會20個、縣(區)及以下行業工會聯合會110個,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會員14.8萬人。
“職工在哪里,工會就在哪里,工會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推進到哪里。”省總工會啟動了“往職工中走,往心里做,往實處落”的戰略性行動。
思想引領往職工中走。“對黨說句心里話”“學四史、講三憶、感黨恩”分享會、勞模工匠進校園等特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職工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奮進新時代。
組織上往職工中走。著力解決改革向基層延伸問題,每年拿出不低于4000萬元,用于配備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和保障鄉鎮(街道)工作經費,目前,全省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達2091人。
服務平臺往職工中走。著力解決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問題,加快陜西智慧工會建設步伐,“一庫三端十一平臺二商城”智慧工會體系初具規模,30多項服務實現了工會組織在網上連通,工會業務在網上辦理、工會服務在網上推送,逐步形成職工找工會“手機對接”,工會找職工“一呼百應”的高效模式。
往心里做
網約車駕駛員張楠楠的歸屬感不僅僅是加入工會,找到了“娘家人”。其實近年來,他作為新就業形態的勞動者,早就感受到有人在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了。
往產業工人“心里做”,省總工會把提高產業工人的經濟待遇、學歷層次、技能水平和社會地位作為突破口,落實《陜西省“三秦工匠計劃”實施辦法》,出臺《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實施辦法》《陜西產業工匠人才培育計劃》等,每年預算500萬元,用于鼓勵激勵職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2018年以來,全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產業工人比例超過40%,極大激勵了產業工人創先爭優熱情。
對于產業工人中的佼佼者,省總工會與西安交大戰略合作,舉辦陜西省勞模工匠學歷提升班,承擔全部學員學費175萬元,使勞動模范、杰出工匠“圓了大學夢”,目前45名學員中專升本的24名學員已完成學業;與省人社廳聯合舉辦優秀班組長培訓班14期、培訓2185人次;連續3年開展農民工學歷提升“求學圓夢行動”,為1.12余萬名農民工發放補助金1031萬元;建成全國職工書屋413家,省級職工書屋551家;在全國率先發放勞模證6500個,給勞模家庭懸掛光榮牌匾5000余個,向勞動者頒發勞動證書,想方設法讓勞模享禮遇、讓勞動者有尊嚴。
為了建好用好職工心里的“學校和樂園”,省總工會在全省11個市(區)新建、改造75家地方工人文化宮。目前,全省共有工人文化宮105家,已實現市級工人文化宮全覆蓋,縣(區)級工人文化宮廣覆蓋。
而最關鍵的是往困難職工、新業態職工“心里做”。近年來,組建58支紅娘志愿服務隊,舉辦婚戀交友服務活動203場次,受益職工3.9萬人;做好職工互助保障工作,理賠2.88億元,受益職工超過28萬人次。做強“四季送”品牌,其中近5年,省總工會共發放幫扶資金4.31億元,幫扶困難職工30.6萬戶次,發放“金秋助學”資金7517.6萬元,資助職工和農民工家庭子女2.3萬人;全省各級工會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518場(次),跨地區組織勞務輸出17.9萬人,免費就業服務覆蓋79萬人。
往實處落
想法再好,辦法再多,如果不能落實或落實不到位,一切就成了空談。多年來,省總工會通過每月舉辦“工會大學堂”,開展“廉政教育周周見”,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崗位上,選拔使用青年干部,開展機關干部“進車間當工人,拜師傅悟初心”活動和工會干部基層蹲點進萬家行動等等,確保了作風建設不松懈。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深入開展“陜西工會百萬職工消費幫扶行動”。目前,陜西鄉村振興消費幫扶云平臺注冊采購單位6400家、累計銷售2.26億元,推動全省各級工會線上線下采購消費幫扶產品近10億元。
在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建功立業上,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廣泛深入持久開展主題勞動競賽,從2021年開始累計安排1600萬元實施勞動競賽“十百千萬”工程(十個示范性競賽項目、百個重點競賽項目、千個競賽標兵、萬戶企業競賽);2016年以來共選樹“三秦工匠”120名,并推動從2018年開始由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勞模推薦評選,突出一線勞動者和科技創新,一線勞動者超過70%,推動將省勞模獎金提高到每人2萬元;認真貫徹全國總工會《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工會經費支持政策的通知》精神,近3年為3.4余萬戶小微企業返還工會經費1.39億元,力促小微企業穩崗穩產。(文/圖 記者 袁玥 通訊員 閻瑞先)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