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美了鄉村 富了鄉民 西安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2022-10-17 01:30:53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在脫貧攻堅的五年間,西安市不斷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體系,全市村級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89.2%,23088名黨員與43363名貧困戶結成對子...


美麗鄉村促振興,農村展現新面貌。(記者 雷偉東 攝)

  “閻良甜瓜產業文旅節”、“灞橋網絡櫻桃節”、鄠邑“關中忙罷藝術節”、“高陵夜、醉迷人”消夏旅游節、“天橋湖國際露營生活節”……今夏,西安市的各類主題農事體驗節活動層出不窮。產業強、糧倉滿、瓜果豐的西安鄉村已經成為城市的“后花園”、市民的“菜籃子”、身邊的“休閑地”、熱鬧的“打卡點”。

  脫貧攻堅讓山鄉巨變

  “全靠黨的好政策,改造危房,修生產路,打井修水渠,發展產業,咱貧困戶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村民王護林高興地說,現在我們住上了新房子,孩子教育不愁,收入穩穩的,生活過得美滋滋!

  今年40歲出頭的王護林是昔日的貧困戶。2007年以前,他是一名電焊工,干著又臟又累的活,拿著微薄工資,負擔著一家老小的生活開支。

  在政府扶持下,王護林申請貸款發展養殖業,通過養殖肉牛賺了錢,改善了生活。閑暇時,他還會外出打零工,晚上到村廣場擺燒烤攤……生活漸漸有了起色后,他家的小平房蓋了起來,日子越過越好,他感覺日子更有奔頭了。

  臨潼區穆寨街道脫貧戶黃愛俠一家,原來住在三廟村南灣組的土坯房,全家唯一的收入是13畝“靠天吃飯”的坡地。2018年,黃愛俠家通過扶貧搬遷來到了西王坡東岳新村集中安置點,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隨后,她應聘到社區工廠上班,每月工資有保障,干得好還有績效獎勵。她將三廟村的坡地流轉出去,每年有5200元的收入。算上丈夫和女兒在外的固定收入,2019年全家總收入4萬多元,順利摘掉了“窮帽子”。

  發生在王護林、黃愛俠生活中的欣喜變化,是西安市高標準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十三五”以來,西安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貧困發起總攻。全市上下盡銳出戰,用心幫、用情扶、用力干,“四個不摘”“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等精準扶貧方略在西安落地生根。

  在脫貧攻堅的五年間,西安市不斷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體系,全市村級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89.2%,23088名黨員與43363名貧困戶結成對子。通過創建推廣“聯村黨委+脫貧攻堅”模式,48個聯村黨委覆蓋206個行政村,帶動50524名群眾致富增收。

  全市一大批敢于擔當、能打硬仗的優秀干部先后奔赴脫貧攻堅戰前沿陣地。107個市級部門共派出380個駐村工作隊,累計派出1267名駐村第一書記、2.4萬余名聯戶干部,實現全市291個省定貧困村、89個市級重點幫扶村和貧困戶“一對一”精準幫扶全覆蓋。

  通過積極搭建平臺、拓展渠道,西安市聚力打造“3+X”社會幫扶體系,推動各類優勢資源向貧困地區聚集。其間,我市先后動員3000多家民營企業、110家商會組織、284所學校和醫院集中發力,實施“一企幫一村”“一院幫一村”“一校幫一村”等行動,既幫扶提升硬件設施,又幫助開拓發展思路。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西安廣袤的鄉村田野里,一個個扶貧產業喜結碩果,一條條致富路通村暢鄉,一片片荒山變身“聚寶盆”。

  立足新起點 譜寫新發展

  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市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強保障”工作主線,做好動態監測幫扶體系,守好返貧致貧底線,抓好特色幫扶促進產業發展,抓好農村改革提升發展活力。

  鄉村振興離不開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產業振興。我市以鄉村建設為抓手,點燃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推動實現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市農村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全域形成了“村點出彩、沿線靚麗、連片成景”的美麗村莊新格局,花園鄉村處處可見。

  走進鄠邑區蔡家坡村,一排排整齊的民居坐落于青山懷抱之中,寬闊整潔的道路四通八達,白墻青瓦在陽光的映襯下分外耀眼,規劃整齊的農家樂門前綠樹成蔭、鮮花綻放。無處不展現出我市農村的新面貌。

  鄉村美了,蔡家坡村搭乘“鄉村振興”的東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欣賞鄉村風景、品嘗鄉村美食,新培育的農家樂和民宿吸引周邊游客競相涌入,村民的腰包隨之鼓了起來。

  長安區在五臺、灤鎮、王曲、王莽4個街道,探索發展“稻漁共生”產業,實現“一田雙收、一水兩用”,動員鼓勵群眾參與,有效拓寬了致富渠道。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圍繞特色農產品,我市各區縣持續推出多樣化產業融合新模式,多措并舉發展鄉村產業,以產業促就業,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鄠邑區已逐漸形成以“戶太八號”為主,夏黑、陽光玫瑰、巨玫瑰等20多個葡萄品種搭配種植,早、中、晚熟品錯峰持續上市的科學布局。全區葡萄種植面積達6.6萬畝,年產量達10萬噸,產值超10億元。通過不斷拓展果業園區綜合功能,鄠邑區又在積極發展集采摘休閑、文化觀光為一體的葡萄產業休閑園。

  樓觀鎮周一村是周至縣獼猴桃種植村之一。依托獼猴桃產業,周一村通過品種改良、大棚架改造等系列措施,讓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6000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歷經40余年的發展,周至縣已自主培育和引進了以“翠香”為代表的8個獼猴桃優良品種。目前,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43.2萬畝,年產鮮果53萬噸,年產值達60億元。

  擦亮“農”字牌匾 鋪就致富道路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市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嚴守耕地紅線,今年全市夏糧再獲豐收,農業科技創新成效明顯,智能數據正在改變著村民們傳統的致富觀念和生活方式,產業振興全面推動了鄉村振興。

  作為西安市傳統的農業大區,臨潼區依托堅實的農業基礎和空間優勢,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擦亮特色農業品牌,持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引領作用,目前已先后培育省、市級農業示范園23家,“臨潼石榴”入榜全國百強果品區域公用品牌,“臨潼火晶柿子”獲全國“十大優質產品”,臨潼區入列“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堅定不移推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今年以來,臨潼區農技人員格外忙碌。在全區各個街辦村組、田間地頭,總能看見他們風塵仆仆地穿梭在田間,調查小麥苗情、土壤墑情,指導群眾科學追肥灌溉、開展病蟲草害防治的身影。在進村促春管期間,農技人員指導全區完成小麥春灌面積25萬余畝,追肥30余萬畝,通過積極開展化除及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110余萬畝次,再次保障了今年小麥豐產豐收。

  作為國家重點糧食生產基地之一,臨潼區3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區縣。全區耕地面積72萬畝,農業人口60.2萬,并形成了糧食、蔬菜、奶畜農業三大主導產業,石榴種植、番茄制種、奶畜養殖三大特色產業。糧食常年播種面積1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

  互聯網數字技術讓村民打開手機,通過視頻監控便能查看自家大棚情況;動動手指,就能依據氣溫、光照在手機上對大棚進行操作管理,實現足不出戶“智慧種地”。

  在閻良區廣陽村,許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都在家中安裝了攝像頭。“千里眼”的使用,讓千里之外的他們能第一時間了解家中老人和孩子的實時情況。村里公共場所安裝的視頻監控系統,不但守護著村莊的安全,遇到異常災情還能自主報警。“視頻監控系統幫我們解決了治安、衛生防控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廣陽村黨支部書記周永壽說。

  結合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我市將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開展農業品牌化和全產業鏈發展行動,推進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試點城市創建及檢驗評價高地建設,啟動臨潼區、灞橋區、藍田縣省級“農安縣”創建工作。

  喜看沃野織錦繡,鄉村振興正當時。

  隨著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如今村民們的生活環境日益優美宜居,鄉風鄉情更加淳厚樸實,廣大村民安居樂業,農村農業發展活力全面迸發。伴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響起,西安鄉村正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穩步前進。(記者 駱妍)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鄉村振興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凌源市| 西华县| 新竹县| 泸定县| 德安县| 巨鹿县| 仙桃市| 永泰县| 新营市| 泊头市| 同心县| 盐亭县| 华安县| 永泰县| 康马县| 泗水县| 桦甸市| 泾阳县| 青浦区| 广东省| 封开县| 甘泉县| 彰武县| 菏泽市| 西贡区| 江达县| 泽州县| 任丘市| 南乐县| 连江县| 广灵县| 靖江市| 廊坊市| 大关县| 江源县| 犍为县| 双城市| 仪陇县| 和林格尔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