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化解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工作。今年以來,靖邊縣中山澗鎮將化解信訪案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強化政治引領、創新工作舉措,積極化解各類信訪糾紛。近日,一起多年重復信訪的“骨頭案”在該鎮黨委、政府用心用情用力的調解下畫上圓滿句號。
五道溝村矛盾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
信訪人張某某因占地補償款糾紛,對應得補償感到不滿,遂多次信訪。經該鎮深入調查后,了解到該土地涉及戶族爭議,信訪人對時任村主任按人頭分配的方案拒不接受。為此,中山澗鎮站在保穩定、促和諧的角度,運用“1345”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機制,派出由鎮村領導班子、老黨員、老鄉賢組成的矛盾調解隊伍,多次前往內蒙古鄂托克前旗信訪人家中,協商處理該信訪事項,將“拉事評理室”靈活建到了百姓家中。通過耐心熱情、反復講法說理,信訪人欣然接受矛盾調解隊伍提出的根據土地確權資料聘請專業的測繪公司測量,并嚴格按照縣政府文件規定的有關土地補償標準,進行重新兌付的方案。最終,該信訪事項得以化解。
田間地頭處理矛盾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是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的基礎和前提。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掃清基層發展障礙,中山澗鎮著力推進鎮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在調解群眾矛盾糾紛工作上狠下功夫,積極探索矛盾化解新思路,認真答好新時代大考的“基層答卷”。
在組織上“花氣力”。中山澗鎮利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網格化管理和“五級五長包戶制度”,創新采取“1345”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機制,將全鎮劃分為5個網格,配備73名網格員,成立“拉事評理室”,推動“五級五長、六員服務”,從強隊伍、提效率、抓聯動上靶向發力,切實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
拉事評理室
在制度上“做文章”。該鎮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制度,每月開展一次矛盾糾紛大排查,并在重要時間節點進行重點排查。針對排查結果召開輿情分析研判專項會議,力求讓矛盾糾紛調解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同時,建立糾紛調解培訓制度,每月定期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會”,邀請縣知名律師、司法所專業人員到鎮村開展專題培訓,就法律知識、語言表達、調解技巧等方面進行教育培訓,使矛盾調解人員進一步了解矛盾調解的重要意義,有效提高了網格員、調解員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機制上“見實效”。通過不斷加強和創新化解矛盾等社會治理工作,因案制宜、精準施策,充分運用“1345”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模式。對糾紛當事人雙方沒有異議的簡易糾紛,由所包片網格員或五級長進行現場調處,經糾紛雙方當事人和解,即調解成功。對矛盾源頭、經過比較復雜的糾紛,由網格員移交村級矛盾調解委員會受理,聚焦群眾需求,及時進行調解。對經村級調解未成功的,及時上報鎮“拉事評理室”,由鎮矛盾調解委員會介入,按照“收集群眾訴求、村組提議說評、分類說事評理、建檔跟蹤問效”的工作流程,以達到快速調解的目的。
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去年以來,中山澗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按照“五級五長包戶”制度,積極探索推行“1345”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機制、“三治一延伸”深化鄉村治理機制和“三二一”環境衛生整治長效工作機制,全線打通鄉村治理服務“最后一公里”,全力護航鄉村振興,有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白凌燕 張龍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