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服傳統選用的羊毛、化纖、棉花3種填充物,究竟哪種降解速度最快、更環保?10月27日,由國際羊毛局、陜西經濟聯合會、榆林市工信局指導,榆林學院陜西省絨山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支撐,榆林市羊毛防寒服產業協會、榆林市蒙賽爾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榆林紡織纖維可降解環保試驗,在蒙賽爾集團進行階段性分析活動,觀察檢測羊毛、化纖、棉花3種材料的降解情況。
據悉,該項試驗于2021年4月11日正式啟動,將普通的羊毛、化纖、棉花分別埋在土壤中,經過一定的時間后分析各自的變化,進行降解對比,以此倡導人們選用可降解纖維服飾產品,增強環保意識。
為提高試驗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榆林市纖維檢驗所、譜尼測試集團陜西有限公司等檢測單位對本次試驗材料、土壤等進行了檢測。相關人員將這3種纖維從土里挖出后,榆林學院陜西省絨山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屈雷教授進行了現場觀察分析。他認為,經過這段時間的降解,羊毛已基本上沒有任何韌性,而化纖還和原來的狀態差不多,棉花降解得也不錯,這3種材料降解后的對比是很明顯的。“從今天這個分析活動來看,我們一致認為,以后防寒服用棉布做里料,用棉線做縫線,用羊毛做填充物,這樣制作出的防寒服更環保、更綠色。”屈雷說。
出席此次活動的榆林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賀曄表示,作為全國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研發、生產基地,榆林一直致力于羊毛防寒服產業高質量發展,并成功創建“榆林羊絨”區域公用品牌。此次試驗的階段性結果,進一步說明了榆林羊毛防寒服的低碳、環保。
據榆林市羊毛防寒服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楊寶慶介紹,該項試驗接下來還會繼續,并進一步擴大試驗范圍,將蠶絲、羽絨等也作為對比材料,同時調整溫度、濕度等試驗環境,確保這項試驗的全面性、科學性、權威性。特別值得一說的是,該項試驗是羊毛防寒服業界首創。
在去年的試驗啟動儀式致辭中,國際羊毛局中國區技術主任儲潔文說:“從理論上講,羊毛的降解能力非常強,它的吸濕排汗、有助睡眠、抗靜電、改善微環境等性能明顯優于其他纖維,但這樣的降解對比試驗,羊毛防寒服業界還沒有做過。所以,本次活動主辦方對事物真相的大膽探索、敢為人先的創新思想值得肯定。”(記者許鵬 通訊員 郝彥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