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地設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礎保障。記者獲悉,2022年西安市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已于日前提前、超額完成,不僅進一步夯實了“15分鐘健身圈”建設成果,同時也滿足了更多市民群眾多元化健身需求。
讓更多群眾健身“舉步可就”
實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是認真貫徹國家《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和西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舉措。結合各區縣(開發區)項目申報情況及我市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實際,共實施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健身路徑、多功能運動場、室內健身房)、全民健身園區、全民健身示范社區三大類惠民工程。
經過多方努力,今年我市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已提前、超額完成。其中在全民健身基礎設施方面,圍繞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等工作,在全市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徑250個,為群眾就近健身提供了方便。與此同時,結合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行動,持續推進高質量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新增籠式足球、籃球場10個以及室內健身房10個。全民健身園區方面,灞河左岸、唐城墻遺址公園、紡織公園等多個項目建成投用,這些園區昔日器材設施單一,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進行綜合提升后,已打造成為集健身步道、籠式場地、兒童健身、智慧健身、球類健身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健身園區,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另外,在未央區馨和居社區、雁塔區孟村社區等社區打造全民健身示范社區,示范社區集室內外健身場地設施和體育健身組織于一體,對場地設施、體育組織進行“雙提升”,解決了居民群眾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等問題。
驗收期間就地開展調研工作
日前,西安市體育局對今年實施的全民健身惠民工程進行了驗收,參與驗收的專家團成員、西安體育學院教授楊建設告訴記者:“近年來,西安市持續推進‘15分鐘健身圈’建設,積極改善市民群眾健身環境,滿足市民群眾健身需求,取得了顯著成效,全民健身已蔚然成風。這次驗收工作客觀細致,驗收標準十分嚴格,在驗收過程中老百姓對于建成的場地設施也是紛紛點贊。”
西安市政府近日印發的《西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中提到,未來我市將深入推進區縣“七個一”工程、街道(鎮)和社區(村)“三個一”工程,為群眾健身提供更多場所。據了解,此次結合全民健身惠民工程驗收工作,市體育局也深入開展調研,采取發放調查問卷、現場交流等形式,了解群眾健身需求,進一步找準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發展短板,調整工作思路,科學規劃發展,在未來工作中積極推動《計劃》貫徹落實。(文/記者 閆斌 圖/市體育局提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