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架上擺放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每天上午9時,閻良區振興街道官劉村人居環境“積分兌換超市”就開門迎“客”了。
說是超市,但貨架里的商品不用花錢買,而是通過積分來“兌換”;說是積分,不是購物所得的積分,而是根據人居環境評比的結果攢出來的積分……
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鼓勵村民愛護環境
一塊香皂2積分、一瓶除油劑5積分、一瓶洗手液15積分、一桶洗衣液30積分……12月9日,記者走進官劉村人居環境“積分兌換超市”,貨架上整齊擺放著紙杯、洗潔精、卷紙、簸箕、掃把等群眾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墻上醒目的位置懸掛著《積分兌換規則》《超市兌換明細》,方便前來兌換的群眾選擇。
今年10月,振興街道在官劉村試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分制管理,建立人居環境“積分兌換超市”,希望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方式,動員廣大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
“我們村上的人居環境積分超市很不錯,只要把自己家房前屋后衛生收拾好,就會給積分。我這個月獲得了5分,下個月我要爭取滿分,積攢更多積分,兌換更多獎品。”村民張秀蘭言語間難掩興奮。
張秀蘭所說的把房前屋后衛生收拾好,指的就是“門前三包”以及“門內達標”兩條積分兌換的“硬性指標”。“門前三包”是指,門前環境衛生整潔、門前范圍有序、門前責任區內的設施、設備和綠地等整潔。“門內達標”是指垃圾實現“袋裝化”、室(院)內實現干凈整潔。
“積分超市里都是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東西。自己家房前屋后收拾好了,人不但感覺舒適清爽,還能用積分免費兌換禮品,一舉兩得,真劃算!”一位正在兌換物品的村民告訴記者。
調動群眾積極性
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
人居環境“積分兌換超市”是振興街道以官劉村為試點,以戶為積分主體,實行評分考核。由村“兩委”牽頭,由德高望重的村老干部、衛生示范戶、村民代表、大家族族長、螢火蟲志愿者等組成3至5人評比檢查小組,每月對每戶房屋周邊秩序、生活垃圾分類、綠化、外立面改造等12項評分項目,按照積分設定每戶每季度基本分為25分,采取倒扣分制和額外加分制,每月進行逐一檢查評比打分。通過“積分兌換超市”,將人居環境工作變成比學趕超的擂臺賽,激發廣大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
官劉村成立人居環境“積分兌換超市”近兩個月來,村民的參與性特別高,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三堆五亂’零反彈零新增,大大減少了村集體整治環境的投入成本。”官劉村黨支部書記買曉冬說。
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在“文明積分”的引導下,官劉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習慣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小舉措大改變”的管理模式,也將逐步在振興街道全域12個行政村推廣。這一鄉村治理新模式,為鄉村振興的全面實現提供了樣板,環境美、生活富、百姓樂的美好夙愿正在悄然實現。 文/圖 記者 王甜甜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