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作出加強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監督的決定,聽取審議2020年度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開展政府債務管理情況、防范金融風險等專題調研……一項項監督工作的開展,清晰地勾勒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充分行使監督權的工作軌跡。
加強人大監督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緊扣全省中心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針對事關經濟發展瓶頸、社會治理堵點難點、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點工作開展正確監督、有效監督和依法監督,共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79個,對43件法律法規、2個決議決定進行執法檢查,開展專題詢問13次,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221件,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在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緊扣大局強化責任擔當
“要緊扣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修復,檢查法定職責、法律制度、配套制度制定完善的落實情況,以法治力量促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動,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當好秦嶺衛士。”2022年8月,長江保護法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行動啟動。
這次執法檢查,是繼2018年開展立法后評估、2019年《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全面修訂后,2020年至2022年連續三年開展的一項重要執法檢查。
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省人大常委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聽取審議全省環境狀況和年度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等報告,實現污染防治領域最為重要的大氣、水、土壤、固廢執法檢查全覆蓋;跟蹤監督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檢查渭河、漢丹江水污染防治,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垃圾分類等專題調研,以法治力量保護藍天綠水青山,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美麗陜西。
首次審議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首次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專題詢問,首次審議省監委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監督調查處置工作情況的報告……梳理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多個“首次”引人注意。這些“首次”,聚焦的都是關系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
以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為例,作為一項重要國有資產,我省的土地、水、林草、礦產、自然保護區等資源總量分別有多少?管理利用得如何?這些問題事關國有自然資源資產能否得到完整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聽取和審議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有助于全面摸清我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家底,為推動資產高效利用“把脈問診”。
聚焦重點領域增強發展活力
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緊扣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5年以優化營商環境的不同內容和側重點為監督工作的切口,逐項對標、持續助力。
5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累計與240余家企業座談交流,梳理匯總轉交省政府整改落實的問題70多條,為全國人大和省委提供各類分析報告和參閱調研報告10余篇,通過持續監督促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切實以營商環境的“優”促進了市場主體的“活”、帶動了項目投資的“增”、保障了經濟運行和社會大局的“穩”。
省人大常委會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打出監督“組合拳”,提高監督質量,提升監督實效,激活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著眼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運用法治方式持續鞏固和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推動深綠戰略實施。
省人大常委會聚焦全省貫徹實施科學技術普及“一法一條例”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檢查組赴西安、咸陽、安康等市開展實地檢查,聽取政府匯報并進行座談交流,考察相關博物館、科技館和企業,做到執法檢查全覆蓋。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全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專項報告,開展農村產業發展、社會救助、基礎設施、旅游扶貧、易地搬遷等專題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反饋問題,提出建議,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強保障。
向實處發力,才能提高監督質效。省人大常委會持續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作為監督發力點、著眼點,始終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在哪里,人大履職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緊跟社會熱點回應群眾關切
法律法規在實際生活中到底執行得如何?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改進?百姓心里最清楚,代表最有發言權。
物業管理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居民切身利益。《陜西省物業服務管理條例》施行半年之際,針對業委會成立難、物業服務不達標、業主利益被侵占等物業服務管理中群眾意見最集中、怨氣最大的問題,省人大常委會在實地走訪調研的同時,開展了《陜西省物業服務管理條例》實施情況問卷調查活動。活動收回調查問卷2.3萬余份,收到反饋問題和建議2萬余條。
“我們將問卷調查、座談會上收集的問題建議和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具體意見,在轉交省政府整改落實的審議意見中,附上了問題清單和群眾意見反映集中的30個小區情況。”省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李健說。
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群眾的呼聲和要求作為監督工作的風向標,聚焦社會公平正義和民生福祉,緊跟社會熱點,回應群眾關切,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滿意。
持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城鄉義務教育發展、“雙減”等情況報告,推動政府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傳染病防治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醫藥“一法一條例”等執法檢查,聽取審議省人大常委會《疫情防控決定》落實情況,專題調研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食品衛生,促進衛生健康體系不斷完善,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監督注重實效,以實效求實績。省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制度日益完善,監督思路不斷創新,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激活了人大監督的“一池春水”。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