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核心、凝聚民心、振奮人心、宣示決心
莊長興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這條主線,是一個維護核心、凝聚民心、振奮人心、宣示決心的好報告。我們要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信地看到三秦大地的巨大優勢和發展潛能,更加堅定自覺地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
姜鋒代表說,報告站位高、視野寬、理念新,體現了中央精神,符合陜西實際,突出揚優補短,著力腳踏實地,給人以振奮、信心、力量。報告彰顯了堅定捍衛“兩個確立”的政治立場,彰顯了全面落實國家戰略的行動自覺,彰顯了矢志堅守為民初心的樸素情懷,彰顯了帶頭弘揚新風正氣的可貴品質。
郭青代表說,報告通篇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客觀辯證,尤其對未來五年提出“六新”發展目標,有創新、有深度,視野開闊、思維縝密,提振信心、鼓舞士氣。建議打造文旅強省、狠抓“兩個收入”、全面推進依法治省。
戴征社代表說,報告政治站位高,通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發展思路清,對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更高”目標做了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實,安排今年十個方面工作扎實到位,是一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郭大為代表說,報告是一個突出發展第一要務,抓住吃透省情、體現民生保障,擔當負責、催人奮進的好報告。五年來,成績殊為不易,亮點提振人心,讓人感到穩的底氣足、拼的勁頭大、干在實處的信心堅定;造福三秦百姓,民生實事暖心,把“百姓盼的”和“政府干的”緊緊連在一起,充分體現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馬鮮萍代表說,報告總結成績求真務實,“高質量答卷”讓人鼓舞;擘畫未來站位高遠,“現代化藍圖”催人奮進;謀劃當下科學精準,“開局年目標”令人振奮,是一份提振信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石勝彬代表說,報告全面概括了五年來特別是2022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內容豐富、數據翔實,有很強的支撐力;對未來五年工作和2023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安排部署,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是一個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的報告。
李峰科代表說,報告從聚焦實體經濟、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十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描繪了產業興旺、潛力迸發,城市繁榮、人民幸福的宏偉藍圖,是一個奮進新征程、譜寫新篇章的好報告。
張云哲代表說,報告彰顯了牢記“國之大者”、向黨中央要求對標的鮮明態度,體現了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烈擔當,凸顯了為民謀幸福、發展惠民生的深厚情懷。
郝光耀代表說,報告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客觀全面,總結成績振奮人心,讓我們堅定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目標要求高遠務實,為我們指明了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任務部署發力精準,為我們確定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和抓手。
陳寧代表說,報告緊跟中央決策部署、緊貼陜西工作實際,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切中要害,發展目標振奮人心、安排工作重點突出,是一個貫徹中央精神、落實省委部署、契合人民期盼的好報告。
李智代表說,報告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客觀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對今后的工作部署科學精準,是一個高舉旗幟、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張燁代表說,報告總結成就令人鼓舞、謀劃未來催人奮進,體現出高度的政治意識、系統思維、務實作風,是一個對標中央精神、契合陜西實際、抓住發展要點、具有創新精神和濃濃為民情懷的好報告。
賈曉偉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全面客觀、分析形勢科學精準、部署任務高屋建瓴,是一個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開創新局面的好報告。
將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貫穿始終
方光華代表說,過去五年,我省較高質量實現全面小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我省全面建設現代化強省打下了堅實基礎。政府工作報告對過去五年工作的總結回顧實事求是、準確樸實;對今后五年工作的部署,主要指標明晰、努力方向明確、符合我省實際。2023年重點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體現了對我省發展大局的把握和強烈的問題意識。
徐大彤代表說,報告突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突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突出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突出人民關切,突出新征程新特點。建議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加強輔警隊伍保障;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關心關愛退役軍人,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
葉牛平代表說,報告完全符合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和省委經濟工作部署,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踐性。下一步,要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錨定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業強國目標,把耕地和糧食作為“國之大者”;要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以思想開放推動工作開放;要在共同富裕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城鄉一體、區域協同。
王旭光代表說,報告把握時與勢、直面艱與險、統籌穩與進,全面客觀反映過去五年全省各項事業發生的本質性變化、變革性實踐,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報告將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的系列要求貫穿始終,將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貫穿始終,將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貫穿始終,將守正創新貫穿始終,是一個高舉旗幟、維護核心,務實進取、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米磊代表建議,激發人才活力,支持組建高端科學家社群,探索建立科學家公益基金,進一步破除人才在高校院所和產業界自由流動的障礙,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形成共同體,探索工程師培育“共同招生、共同培養、共同選題、共享成果”的深度產教融合機制,提升工程師地位。
李學龍代表建議,圍繞加快科技強省建設、加強戰略科技力量,在省內宏觀設計與具體政策執行之間,做好承上啟下中間環節有關工作部署;圍繞推動科技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找準陜西科研優勢,創造數字經濟應用新需求,做好前瞻性創新產業布局。
唐于平代表說,陜西素有“天然大藥庫”和“秦地無閑草”之美譽。建議優選道地品種,統籌規劃布局,引領全省中藥材生產重點規范化、區域差異化協調發展;打造我國西北地區一站式中藥材專業市場;加快陜西中藥制藥企業集群化、品牌化發展。
張平代表說,報告提出要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基層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議省上確定8至10個縣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示范縣,傾斜政策,加大投資,壯大縣域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力爭更多的縣進入全國百強縣、西部百強縣。
高波濤代表建議,一是省政府協調省級相關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縣城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支持;二是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工信廳等部門聯合出臺指導意見,促進縣域加強傳統產業的專業技改、科技創新、產品研發。
王軍營代表建議,從省級層面協調推進延安千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在全省范圍內強化能耗統籌;在招商政策方面給予延安特別支持,在省級層面研究支持老區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積極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教育培訓基地。
白成愛代表建議,為寬幅梯田配套建設灌溉設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政策支持,促進養殖業發展;支持涉農企業精深加工、品牌化發展,讓榆林好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蘭建文代表建議,樹立一盤棋思想,在省級層面統籌能源企業,加強新能源戰略合作,統一規劃,科學配置,形成較為完整的能源互補鏈條;發揮能源優勢,提升經濟效益,為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崔亞軍代表建議,建立政府統籌、部門監督、企業實施、群眾受益的生態修復基金使用機制,將基金使用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推進子長至安塞高速公路建設,將青銀高速(G20)子長至橫山聯絡線項目列入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科學設置煤炭保供指標。
李建雄代表建議,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對黃帝文化園區建設和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給予支持。全面評估煤電生產、煤炭生產與保供情況,推動煤炭增產、煤電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礦區鄉村振興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葉春祥代表建議,結合西(安)商(洛)融合一體化發展,協調推進比亞迪擴產項目建設;出臺提高農村閑置土地利用率相關政策;加強全省大數據系統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劉華代表建議,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投入力度,提升農村垃圾收集處理能力;加強縣級公立醫院設備配置,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適當調整基層行政事業編制數量,解決基層人才引進難的問題;保持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標準相對穩定。
支朝奇代表建議,從康養產業政策等方面向商洛提供傾斜,打造面向全齡康養的產業生態圈;將商州區列入國家“北方地區清潔供暖試點城市”創建計劃,加快清潔供暖工程進程;加大丹江水源地生態補償力度。
馬飛代表建議,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避免農田撂荒;關注山區農業生產和農民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為村級衛生室定向招聘1名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提高村級公共衛生健康服務保障水平。
全面抓好貫徹落實,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西寧代表說,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破題之年,我們將全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都市圈合作、城市規劃建設三個方面的工作。
苗吉代表表示,臨潼下一步要在做強縣域經濟、提升區域競爭力上下功夫,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優勢,打造大都市近郊型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加強糧食生產;依托番茄制種優勢,推動種業振興,帶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周建玲代表建議,進一步創新社區黨組織服務形式,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形成“組織全覆蓋、管理精細化、服務全方位”的社區治理新路徑;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推動公共文化和基層思想道德建設,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陳曉勇代表表示,報告謀劃目標科學合理,部署措施精準具體。渭南將突出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主線,全面抓好貫徹落實,努力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
孟渭川代表表示,華陰市將實施華山“山下留客”行動,優化文旅產業發展布局;實施“工業突圍”行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實施城市提升行動,打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相融”的新格局;實施鄉村振興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王麗代表建議,對標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要求,抓實抓細醫療救治資源準備,實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級分類收治,做好老年人、兒童等重點人群防護救治;加大縣級醫院人才招聘力度,加強住院醫生、臨床骨干醫師規范化培訓,深化“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嚴漢平代表說,報告部署工作系統全面、催人奮進,延安將緊抓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等機遇,埋頭苦干、奮勇爭先,力爭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楊樹森代表說,米脂縣將全力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小米雜糧集散地,努力建設陜西一流高端鹽化工基地,高質量創建全城旅游示范縣,精心打造宜居宜業精品縣城,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樣板縣,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謝曉林代表建議,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健全醫療保障政策體系,將適宜的中藥、中醫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減輕人民群眾用藥負擔。
陳飛鵬代表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逐步提高法定社保繳費年齡,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緩解民營企業用工難問題;出臺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經費申請等方面鼓勵政策,支持高校畢業生到非公有制企業就業。
(記者 張鑫 秦驥 劉曌瓊 見習記者 苗雨蒙整理)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