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裝修、購儲貨物等耗時較多,耽誤了辦證。眼見著要過年了,多虧行政審批局的同志給我解了難題。”1月14日,石泉縣利智家購物中心負責人雷昌群站在店門口,看著顧客進進出出、絡繹不絕,高興地說,“一件事一次辦,真方便!”
雷昌群去年12月28日在石泉縣城申請注冊開一家購物中心。為了能讓他趕在春節黃金檔開業,石泉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啟動“一件事一次辦”程序,同時辦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公共衛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僅用3天時間就辦齊了所有相關手續。
近年來,陜西全面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創新生態,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公平競爭 健康發展
“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已應用到‘天問’火星探測器、‘浦江一號’衛星上。”西安天眾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歷榮自豪地說。
作為天眾公司母公司的榮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過去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房地產企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榮民集團抓住國家出臺的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等產業政策機遇,借勢拓展,從一家小型房地產公司,逐步發展成為排名陜西前列的綜合類大型民營企業,連續9年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
陜西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切實落實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要求,推動民營企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
2021年,陜西出臺《陜西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部署實施了八個方面專項行動,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民營經濟發展展現出強勁勢頭,涌現出以隆基綠能為代表的一批頭部企業。全省1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民營企業占到10家。
馬上就辦 辦就辦好
“‘拿地即開工’政策,為項目建設節約了時間、節省了成本。”2022年6月16日,四川邦泰集團延安公司邦泰·錦天府項目部工作人員馬鳴悅將一面寫著“情系企業發展、創優營商環境”的錦旗,送到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過去,像邦泰·錦天府這樣的項目,辦完相關手續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不僅耽誤工期還增加了運營成本。2021年4月,延安市出臺《延安市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審批實施方案》,按照“容缺受理、告知承諾、拿地即開工”模式審批。該項目從備案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了3個工作日。
馬上就辦,辦就辦好。陜西加快“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推進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不斷提升企業辦事便利程度。
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力提振了陜西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127.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31.89億元,GDP占比為51.6%。
“親”而有度 “清”而有為
“當時我們被起訴,立刻就想到了‘娘家人’。”寶雞市金臺區某重點企業負責人李嘉輝說。
去年6月,該企業因建設工程合同問題被某公司起訴至金臺區法院。原告向法院提出申請凍結該企業銀行賬戶存款或查封名下62套房屋。李嘉輝第一時間在寶雞市民營企業智慧服務平臺反映了訴求。
接到訴求后,金臺區工商聯與區法院一方面協調該企業及時籌措資金向原告方支付工程款254萬元,另一方面協調雙方就剩余未支付款項達成調解協議,使雙方糾紛得以妥善解決。
有訴必應、統一受理、按責轉辦、限時辦結、集中反饋,集民營企業反映訴求、涉企部門辦理回應、辦理結果客觀評價于一體的寶雞市民營企業智慧服務平臺,去年上線運行,進一步暢通了政企溝通聯系渠道,提升了涉企部門服務質量。
無事不擾、難時出手、有呼必應。陜西扎實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切實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親清政商關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市場主體蓬勃發展。”省人大代表、陜西石羊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青山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這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環境向更加完備、更為有序、更加公平、更加規范、更有活力的方向發展,能更加放心大膽地搞創新、干事業、謀發展。”(記者 鄭斐)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