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陜西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方案》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進高質量項目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優化供給結構、持續擴大內需、塑造發展新動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一招。要深入實施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持續鞏固拓展全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不斷推進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質效提升,形成實施項目、壯大實體、帶動增收、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
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6萬億元
《方案》總體要求提出,把握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補短板和揚優勢、需求牽引和問題導向、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的關系,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把高質量要求落實到項目建設各環節、全過程,完善“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動態管理機制,持續謀劃實施經濟效益高、社會效益好、資源消耗少、引領作用強的高質量項目,做大總量、優化存量、提升質量。
記者注意到,《方案》明確了總量擴大、結構優化等行動目標,并提出,要緊盯秦創原創新驅動、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穩就業促增收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推動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落地建設、投產見效,促進高質量項目“四個一批”的良性循環,著力提升投資質量和效益。
具體來看,總量擴大方面,全年省市兩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6萬億元以上,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中占比達到70%左右,省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800億元以上,其中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超過1500億元,全年引進內外資分別增長12%和10%以上,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結構優化方面,立足陜西區位、資源優勢,聚焦重點產業鏈和產業前沿趨勢,更大力度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積極實施一批政府有稅收、員工有收入、企業有利潤的產業項目,年度民間投資增長8%以上,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0%、8%以上,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占比進一步提高。
速度加快方面,項目前期謀劃、審批服務、要素保障、建設進度、竣工投產速度持續加快,一批重大項目提前開工,力爭三季度專項債券項目開工率達到100%、支付率達到90%,年底前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資金支付率達到60%,省級重點新開工項目一、二季度開工率分別達到50%、80%,三季度全部開工。
儲備充足方面,聚焦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緊抓“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契機,適度超前布局一批新基建項目,在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文化等領域儲備補充一批高質量項目,全年新開工項目個數、計劃總投資均增長10%以上。
《方案》還明確了多項保障措施,分別是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工作機制;嚴格督導推進,組織集中開工;優化管理服務,領導聯系包抓;強化激勵約束,加強成效評價。
實施科技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工程
《方案》重中之重是明確了四項重點任務,包括高質量做好謀劃儲備、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高質量提供要素保障以及高質量實施服務管理。
記者注意到,上述重點任務中明確了多項定量要求。關于項目招引,《方案》提出,建立省內重大招商項目跨區域統籌機制,開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評價和獎勵,持續完善區域間重大招商項目差異化優惠政策,強化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創新辦好全球秦商大會等招商引資活動,全年落地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300個以上,50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
關于項目儲備,要緊盯國家重大戰略、重大規劃,對標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投融資政策,持續滾動做好項目儲備,力爭全年爭取國家政策性資金1500億元以上,更多項目納入國家102項重大工程,打好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攻堅戰。
在項目前期及謀劃階段,《方案》提出,不斷做大做實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庫,推動重點項目儲備質量和數量動態有序增長,其中為2024年儲備省市兩級新開工重點項目不少于2500個,新增總投資2.5萬億元以上。緊盯新能源、新基建、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新領域新賽道,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培育謀劃一批引領性、成長性強的新項目、好項目。
針對項目建設階段,《方案》提出,要明確“鏈主”企業、重點企業的重點項目及招商引資目標,梳理一批標桿項目,建立“一鏈一清單”,加快打造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文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萬億級產業集群,確保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建好用好秦創原,持續深化“三項改革”,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個工程,帶動產業投資規模擴大。
《方案》也給特定行業劃定了目標,要堅持“管行業就要管項目、管行業就要管投資”,建立交通、能源、水利、電力、通信、農業、文化、衛生、新基建等領域年度項目推進清單,爭取一批重大項目提前開工建設,力爭全年綜合交通、水利設施分別完成投資800億元、430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以上,能源化工投資增長10%以上。
《方案》還提出,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鼓勵現有外資企業擴大在陜投資規模,完善海外招商工作網絡體系,面向歐美、日韓等國家和港臺地區引進重點項目。持續跟進、加快推進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重點外資項目落地,積極做好三星12英寸閃存芯片M-fab項目等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加快推進落地。
在要素保障方面,《方案》提出,一季度專項債券提前下達額度發行65%以上,力爭上半年資金支付率達到100%。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一季度開工率達到100%、中央資金支付率達到50%,上半年支付率達到80%。發揮上市公司募投項目建設作用,爭取全年首發募集資金100億元以上。同時,力爭發行基礎設施REITs項目3至5個,新增儲備REITs項目8個以上,盤活存量資產200億元以上。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