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記者從2023年全市科技工作會議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推進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將以“雙秦硬軍成金人生”八項重點工作為主抓手,持續完善“頂天立地”的創新體系,做強“硬科技”、做優“秦創原”、做好“雙中心”。力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3000家,新增上市企業20家,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保持在2500億元以上,為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作出積極貢獻。
高標準籌劃啟動“雙中心”建設
建立完善“雙中心”建設推進機制。做好“雙中心”建設前期籌備工作,按國家部署承接全國創新改革任務,制定出臺西安市實施方案,推進西安綜合性科學中心“一核兩翼”( 絲路科學城、中國西部創新港和長安大學城)和科技創新中心 “一核一圈一帶”(絲路科學城、以西安都市圈為中心的協同創新生態圈、絲路科技創新合作帶)規劃布局。
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水平。瞄準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領域,建設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做強做大優勢產業。
強化秦創原“一總兩帶多園區”示范引領
加速推進總窗口“由勢轉能”。加快灃東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灃西成果轉化“加速器”總基地和涇河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基地建設。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帶。支持高新區絲路科學城建設,創建教育科技人才創新聯合體,建設“三項改革”校地融合示范區。支持航天基地國家超算中心、先進計算機產業園、榮耀科學園建設。加快雁塔區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進入國家序列。推動秦創原長安創新中心、長安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特色聚集區建設。
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示范帶。支持經開區深化西北有色院2.0模式,推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化高地建設。積極推進國際港務區西部超導醫工科技項目落地建設。爭取未央區創新促進中心西安工業大學分中心立項并開工建設。推進閻良區(航空基地)陶瓷基復合材料智能制造園區建設、空天用精密合金板材研發及生產,推進高陵區航空發動機精密零部件智能生產線項目建設。
推動全域秦創原向縱深發展。力爭實現“三器”示范平臺全市各區縣、開發區全覆蓋。推動各開發區形成“主導產業+科技賦能”發展模式。
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基礎研究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國家分子醫學轉化科學中心、先進阿秒激光、電磁驅動聚變、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駐市陜西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支持高校院所、龍頭骨干企業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重組。
強化硬科技企業創新地位。進一步做實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個工程,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占比達到35%以上。
深化成果轉化機制創新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項改革”。集中推進西咸新區“先使用后付費”“權益讓渡”等5項試點任務。推行技術總師負責制、立“軍令狀”制、科研經費包干制、“揭榜掛帥”制,積極揭榜國家創新改革任務。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示范城市建設。
壯大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新增培育技術轉移人才1200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00項以上,新增專利預審評估3000件,組建市級以上“科學家+工程師”隊伍150支。
深化科技創新合作。辦好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西安國際創業大賽、中國創新挑戰賽(西安)等賽事峰會,打造“秦創原+硬科技”城市品牌。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與絲路沿線國家、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離岸創新中心、研發中心等 。支持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院所在西安設立研發基地。(記者 關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