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陜西冷空氣來襲和降溫天氣,肩負起央企保民生送溫暖社會責任,“中國石化新星地熱”在陜企業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陜西)開發有限公司延遲在西安、西咸新區、咸陽等地供暖時間,預計到3月20日停暖。在臨潼渭水曲項小區、周至林場小區,咸陽陽光尚苑等換熱站記者看到,地熱井仍在運轉狀態,經采灌后完成地熱能循環可持續開發利用。
圖為供熱企業全力以赴確保延長供暖順利進行。
在春寒料峭之時,約有10萬戶居民仍可享受到綠色供暖實惠,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延長期間不另行收費,并提醒廣大熱用戶做好停暖準備,及時關閉室內采暖系統、供回水閥門,企業后續將做好供熱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
地熱能是唯一不受天氣、季節變化影響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就地取材、全域分布、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的特點,特別是技術進步加快,能夠很好滿足城市各類供熱制冷需求,地熱替代傳統能源也有非常廣闊前景。
圖為供熱企業全力以赴確保延長供暖順利進行。
據悉,陜西省地熱資源十分豐富,淺層地熱能熱量為1.5×1015千焦/℃,可供暖/制冷面積為8.84億平方米,是目前各類熱源實際集中供暖面積的1.27倍;關中盆地中深層地熱資源總量達3.23×1018千卡,相當于4610億噸標準煤,為全省探明煤炭資源總量的3.34倍,可供暖面積為59.02億平方米。按照省政府與中國石化集團簽訂的地熱開發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至少有60萬戶居民享受到地熱能供暖,預計年可減少標煤1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60萬噸,相當于植樹200萬棵,將進一步彰顯地熱能防污治霾、改善人居環境的社會效益。
(文/圖 記者 王濤 見習記者 王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