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會客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暖新驛站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歇腳之所”;政務服務窗口“開進”醫院……這些城市的 “小空間”里藏著影響群眾生活方方面面的“大民生”。
“對群眾的需求多在意,關懷就有多細致入微。”近年來,西安高新區于細微處把準群眾需求,通過用好“小空間”、盤活“小空間”,把各類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讓城市管理和服務更科學、更貼近群眾,也讓群眾在“小空間”里收獲更大的幸福感。
警務會客廳 守護群眾更貼心
走進暖心警務會客廳,室內布置簡潔、莊嚴,但在細節上呈現出諸多暖心之處,愛心雨傘、醫藥箱、鑰匙保管柜、飲水機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會客廳雖小,但服務能力不可小覷,其整合了公安、街辦、社區、物業、志愿者等多種力量,有民警24小時值守,同時借助高新公安智慧社區安防平臺及“家門口”警務業務辦理平臺等智慧化手段,能夠確保社區服務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暖心警務會客廳是西安高新區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項創新舉措,旨在打造“傾聽民意”和“服務到家”社區警務新模式,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暖新驛站 為新就業群體筑“溫暖之家”
高新區嘉昱大廈的暖心驛站內部空間雖不大,但功能“五臟俱全”:冷氣扇、微波爐、醫藥箱,書報架、飲水機、雨傘,同時還配有沙發、桌椅。
據了解,西安高新區全區快遞、外賣等新業態從業人員約1.2萬余人,他們常常頂著酷暑、冒著嚴寒堅守崗位,飲水難、就餐難、如廁難也成為了他們面臨的現實難題。為此,高新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暖新驛站建設,織密驛站網點,專門為新就業群體提供納涼、休息、飲水等服務。
“暖新驛站桌上放置了‘我有話說’記錄本。每一個來到這里的戶外勞動者可以在留言貼或記錄本上寫下自己的需求,表達自己的感受。”據介紹,這些內容在相關負責人看到后也會及時反饋,力所能及地為大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所需的物品。除了提供基礎服務外,驛站還有黨史長廊、讀書區域、沙龍區域等向大家免費開放,并定期開展豐富多樣的黨建活動,讓勞動者感受到,黨的組織就在身邊、服務就在眼前。
政務服務在身邊 “就近辦”“身邊辦”
不出醫院,就能辦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職工失業保險申請、職工生育保險報銷、職工醫療保險報銷、居民醫保報銷等業務,享受便捷高效的“就近辦”服務。
走進一個月前剛揭牌的西安高新區綜合服務大廳國際醫學中心服務站,這里來往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政務服務窗口向醫院延伸的創新模式,獲得就醫群眾的一致認可。
國際醫學中心服務站是繼高新醫院服務站啟用后,高新區設立在醫院內的第2個政務服務站,標志著高新區在深化政醫共建模式、優化“15分鐘政務服務圈”上又前進了一步。
“企業辦事不出園區,群眾辦事不出街道。”這是優質營商環境的最好寫照,其核心就是滿足群眾“就近辦”“身邊辦”的需求。
近年來,為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事,西安高新區探索構建了“10+5+N”基層政務體系,按照“統一空間環境、統一窗口設置、統一事項標準、統一人員配置”的“四統一”原則,在轄區10個街道打造了10個便民中心,在部分企業群眾密集區建立了5大政務服務站,并在一些銀行、小區、醫院建立N個便民服務站點,先后下沉100余項事項,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2022年以來,西安高新區10個街道便民中心及各政務服務站累計辦件量近23萬件。此外,高新區與省內19個區縣、開發區聯合推出的近400項“跨區通辦”服務,這項入選全省推廣案例的創新服務模式,以跨區域同品質的服務,受到企業群眾一致好評。
承載著發展重任的西安高新區,也寄托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到一個便民服務點,大至一整座城市,都將成為開放共享、創新包容的生動注腳。
西安高新區在細微之處發力,不斷拓寬服務邊界,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盡情享受生活、飽含激情奮斗,從而匯聚成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力量。
(高新融媒記者 張靜攀 于秋瑾 李聰迎)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