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5月30日,連綿不斷的陰雨天終于放晴,我市農業部門搶抓利好天氣,爭分奪秒進行搶收作業,主動出擊打好“龍口奪食”硬仗。
記者看到,在鄠邑轄區高速路多個出口,已為聯合收割機開通綠色通道,設立跨區作業接待站,確保外出收割機暢通返鄉作業。當日上午10時,鄠邑區石井街道率先開展“三夏”機收作業,同時玉蟬、祖庵、澇店、甘亭、渭豐、甘河、余下等街道也先后開始了“三夏”搶收工作,“三夏”農機志愿者應急服務隊到玉蟬水磨頭村機收現場開展送水、送安全、送技術等服務,當天累計收割6365.7 畝。
提早謀劃
針對降雨影響,市農業農村系統早著手,為夏收、夏播、夏管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5月23日,全市農機化生產調度會召開,安排部署4000臺聯合收割機、7700臺播種機做好搶收、搶種準備。
同日,啟動部署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千名干部包聯一線保‘三夏’”活動,并于26日印發活動通知,由6名局級領導帶隊、133名黨員干部組成市級包聯組,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動員千名干部,下沉一線實施包抓。
5月29日,市政府召開全市“三夏”暨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會議,科學研判雨情影響,全面部署動員“三夏”各項工作,主動出擊打好“龍口奪食”硬仗。
積極應對
本輪降雨結束后,全市將迎來小麥機收高峰,市縣農業農村部門主動入位,精準研判,分類做好指導。對全市4000臺聯合收割機、7700臺播種機實施精準調度。
充分發揮農機智慧化平臺作用,科學調度,動員外出機手盡快返鄉作業。逐村、逐戶、逐地塊開展服務對接,確保成熟小麥適時收獲。對地勢低洼、降水量大的地塊,重點做好雨后防大風防倒伏。對積水地塊,組織動員群眾盡快排除田間積水,為農機作業贏得時間;對機械能夠下地作業的田塊,提前安排時間,落實機械,為搶收做好準備;田間濕度過大,可能出現發芽的地塊,優先調集履帶式收割機搶收;低洼積水地塊,設法調用專用收割機實施搶收。
落實全市“三夏”暨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會議精神,夯實責任,由市農業農村局6名局級領導帶隊,組成保“三夏”指導服務組,即日起赴生產一線,指導機收作業、幫助區縣協調農機具調度,及時解決“三夏”期間的難點、堵點、卡點問題,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在做好搶收的同時,利用學校、閑置廠房、倉庫、機關大院,安排小麥晾曬。提前做好搶收糧食烘干處理準備,既做到顆粒歸倉,又嚴防因晾曬不及時導致的霉變。統籌用好國有糧庫、糧食收儲企業、飼料加工企業、糧食經紀人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烘干機械,為農戶提供烘干服務。動員區縣及農投集團采購移動式糧食烘干設備,有序安排糧食烘干入倉。(記者 駱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