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近日,人社部部署啟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明確通過強化服務保障、權益維護、困難幫扶等,盡力幫助青年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網友觀點:促進畢業生就業,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高校既要培養學生社會素養、勞動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同時也要做好就業指導服務,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找到稱心的就業崗位。
網友觀點: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就業穩則民心安、社會穩。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5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
網友觀點: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關系到學生前程、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強化精準舉措,幫助畢業生實現快就業、早就業、就好業。
【新聞回放】當前,年輕人“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分享打卡博物館的體驗,線下打卡展覽、線上云逛博物館成為年輕人的一種休閑、社交、生活方式。
網友觀點:博物館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載體的集中地。在“博物館熱”背景下,希望年輕人能真正愛上博物館,深入了解城市地域文化魅力,將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傳播向更廣闊的天地。
網友觀點:“博物館熱”折射出的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通過打卡博物館,年輕人既能增強專業知識,又能領略歷史的波瀾壯闊,還能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蘊,這無疑給年輕人加了一頓精神上的“營養餐”。
網友觀點: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鏡子”,也能成為撬動公眾幸福生活、增進民生福祉的“能量源”。博物館“熱度”上升源于年輕人探索自我內心、追求文化性社交的訴求,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