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調度所,機車前臺車脫軌,請求救援。”
“收到,起復救援隊準備搶修!”
7月25日上午,位于尚稷路的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檢修庫內,一場列車脫軌起復救援應急演練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這也是2023年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競賽決賽中精彩激烈的一幕。
當天,由市人社局、市總工會聯合舉辦的2023年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啟動儀式暨城市軌道交通技能競賽觀摩活動舉辦。
儀式現場,與會領導為2022年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頒發證書。省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揚,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廉宏偉,市委主題教育第一巡回指導組組長李軍考為2023年參賽隊代表進行了授旗。隨后,與會領導觀摩4項實操比賽,并為職工“送清涼”。
實操比賽展示一線工人風采
實操比賽模擬了突發列車脫軌,需緊急救援的場景。只見指揮手一聲令下,隊員們立即進入搶險救援狀態,動作嫻熟地將列車復軌條放置在脫軌列車底部,同步找準列車復軌頂升點。隨著列車復軌頂升缸開始動作,列車被緩緩頂起。當列車高度越過軌面后,隊員們開始操作橫移裝置,將脫軌的輪對緩緩地向鋼軌軌面靠近。指揮手下達落軌指令,脫軌輪對順利復位。10分鐘,一起列車起復救援項目順利完成。
“起復救援流程主要包括,救援隊長傳達救援詳細信息、安裝救援設備、頂升、復軌、撤除救援設備、檢查車輛狀況等。地鐵車輛的應急救援是車輛檢修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技能,只有平時勤加練習,才能為各類突發事件時刻做好準備。”車輛架修工張金玉告訴記者。
在鋸軌作業現場,兩名鐵路線路工拿起10多公斤重的鋸軌機進行鋸軌作業,電光火石間火花四濺,兩名工人穩、準、快,50秒左右鋸斷一根鋼軌,經過測量,分毫不差。
“軌道運營,少不了更換鋼軌,工人通過對新軌切割、鉆孔,來達到鋼軌更換的技術條件。別以為切割作業簡單,其實對誤差的要求非常嚴格。”工作人員介紹,鋸后的鋼軌長度誤差不超過2毫米,斷面上下、左右偏斜不超過1毫米,螺栓孔孔徑允許誤差不超過1毫米。
“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競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能在鍛煉自身技藝的同時,和工友們互相交流切磋,對提高業務素質很有幫助。平時作業要求的操作標準誤差是5毫米,通過競賽提高到誤差1毫米,更加確保了地鐵運行中的安全。”從事8年接觸網工作的張帆說。
在剛剛進行柔性接觸網腕臂更換項目中,張帆就和工友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比拼。定位器吊弦拉線環節,張帆和工友手工制作拉線,兩端還要做成水滴形狀,他們一會飛快地輾轉騰挪,一邊凝神觀察,拉出尺子仔細標劃,做成的拉線誤差不足1毫米。20分鐘內,就完成2個腕臂長度計算,23個零部件的裝配和8個技術參數的調整工作,考驗選手的業務技能的同時,更考驗心理素質。
起復救援、客室車門拆裝、鋸軌鉆孔、柔性接觸網腕臂更換,精彩的競賽觀摩項目不僅詮釋出新時代產業工人精益求精的專業水平,更展示出他們奮楫爭先的精神風貌。
3000名職工進入決賽比拼
據了解,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競賽是我市規模最大、規格最高、項目最多、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一類職業技能賽事。此次競賽以“技能出彩·技能報國”為主題,由2022年的66個項目,進一步拓展到機械、汽車、計算機技術等9大類75個比賽項目(工種)。競賽從今年6月份開始,10月份基本結束,分預賽和決賽。參加預賽的有來自9大行業的1.5萬余名一線職工,經過預賽3000余名職工將進入決賽。
本次競賽設團體獎項和個人獎項,各團體項目競賽取前三名,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各單項競賽項目前三名授予2023年“西安市技術能手”稱號,并在“西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推薦評選中優先考慮;第四至第六名授予2023年“西安市技術標兵”稱號。
據悉,近年來,市總工會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各種形式的高技能人才技能競賽,開展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實施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累計產生西安市“技術標兵”“技術能手”1014名,努力建設一支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薛振虎表示,要通過競賽推動技術工藝革新、管理服務出新、業態模式創新,培養大批技能型勞動者,唱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強音,引導廣大職工圍繞全市“六個打造”奮斗目標,聚力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在各個領域施展才華,在各條戰線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貢獻。(文/圖 記者 袁玥)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