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西安市蓮湖區市場監管局緊跟西安市市場監管局“1556”工作思路,聚焦“六化建設”工作部署,結合轄區特點規律,積極探索智慧監管新模式,努力提升“數智”賦能水平和監管效能。
加強數據歸集,筑牢網絡監管“防火墻”。蓮湖區市場監管局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智慧市監平臺的使用,加強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平臺監管數據分析歸集,認真研判風險領域,科學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強化網絡市場監管,緊盯網絡交易平臺和直播帶貨,加強廣告、價格領域違法行為線上監測預警,推進“網證先鋒”電子取證系統應用管理,形成線上、線下監管合力,讓“數據”跑在“風險”前面。
積極探索實踐,打造智慧監管“監測站”。蓮湖區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督導160余家學校食堂監控設備接入“互聯網+監管”平臺,遠程終端對食堂后廚全時域查看,發現問題隨時鎖定圖像,進行風險提示;結合區域特點,在北院門風情街、廣仁寺等旅游熱點區域,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區,指導30余家中、大型餐飲企業接入市局“互聯網+監管”平臺,升級改造“明廚亮灶”,并在就餐大廳安裝顯示屏,實時顯示后廚操作情況;與“餓了么”平臺溝通聯系,探索在“老城根”商業綜合體運行餐飲外賣“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模式,實現訂餐終端對外賣加工的實時查看。
堅持包容審慎,構建信用監管新模式。蓮湖區市場監管局依托西安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大信用承諾信息歸集共享力度,將信用承諾情況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完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提高信用修復流程透明度和便利度。今年以來,共歸集承諾信息11714條,辦理經營異常名錄移出2307戶。探索實施“沙盒監管”和“觸發式監管”模式,為正常經營、無違法失信記錄的441戶“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建立“沙盒監管”名錄庫,實行“容錯糾錯、包容審慎”監管。同時,設定違法行為“紅線”,一經觸碰,必將依法嚴肅查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