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探源中華文脈·發現寶藏陜西”網絡主題活動媒體采訪團走進石泉縣城關鎮絲銀壩村草池灣,領略這片田園綜合體繪就的鄉村振興好風景。
草池灣田園綜合體項目位于絲銀壩村,是秦嶺南麓的一個自然古村落,這里環境優美、自然稟賦優越,稻田與朱鹮共生,“詩與遠方”觸手可及。草池灣田園綜合體項目總占地928.5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建設基本完成,主要建設鄉村會客廳、電商培育中心、田間課堂等。二期主要建設朱鹮之家科普中心、鄉村生活博物館、生態停車場、改造民宿,培育自然研學農場以及配套實施生態修復及亮化美化工程。
“歡迎大家,我們這里是朱鹮的棲息地,由于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吸引了40多只朱鹮安家落戶。自6月1日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接待了多批次學生在這里研學游玩。”石泉縣城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本康介紹。
據了解,草池灣田園綜合體項目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緊扣“山水田園、康養休閑、研學教育”基本定位,發揮草池灣生態資源優勢和地域文化特色,完善業態布局,延伸產業鏈條;在專業團隊指導下,制定具有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的鄉村旅游產品,探索鄉村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著力將草池灣打造成為全省知名的集田園觀光、康養旅居、農事體驗、研學教育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樣本,帶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們依托自然稟賦和區位優勢,給草池灣田園綜合體項目注入現代休閑觀光元素,將草池灣打造成了觀國寶朱鹮、品特色美食、住優雅民宿,參與田間研學的田園旅游景區。”張本康說,現在來草池灣,行走在荷塘邊、稻田間、花海中,讓人沁人心脾,沉醉不已。
隨著更多的旅游項目在草池灣落地,不僅擦亮了生態底色,而且奏響了農旅融合的鄉村振興進行曲!當地群眾持續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走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獨具田園風光的農旅融合樣板。(吳佳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