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十八載,風勁揚帆正少年。8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電總局、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11個省市自治區支持舉辦,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省廣播電視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與2023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將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記者于8月15日獲悉,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規模更大,參展商更多。主會場設立五大展館+室外展區共72000平方米,包含美好城市設計展區、景區及旅游產品展區、創意設計大賽展區、非遺文化展區等多個特色專題區。創新的理念與形式,讓每個展館、每個展區都亮點閃耀。
五大展館+室外展區:展覽面積為歷屆最大
記者從組委會獲悉,1號館為交流合作館,陜西、貴州、重慶、云南、甘肅、廣西等為代表的11家西部省區市,廣東、江蘇、江西、湖北、遼寧、河南等10家中東部省市,衢州、淮南、溫州、合肥等9家地市及區縣,法國、德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波蘭等20個國家代表團在此集中參展,主要展示各地文化產業發展成果、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和“一帶一路”十年文旅發展成果等。
2號館為產業成果館,西安、延安、咸陽、渭南、寶雞、漢中等陜西各地市,西安市經開區、浐灞生態區、港務區、航天基地、高新區、曲江新區和西咸新區等開發區在此悉數亮相,主要展示陜西各地市及西安市各區(縣)文化產業發展成果、重點文旅項目、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縣域旅游成果、美麗宜居示范村等。
3號館是最能體現此次展會高科技的數字文化館,設“文化+數字”展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展區、新聞出版展區、博物館及文化遺產保護展區、數字互動娛樂展區5個展區,主要展示文化數字化發展成果、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成果、出版機構、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成果、大遺址保護成果、泛娛樂產業成果。
5號館為文旅融合館,展示旅游景區、旅游目的地、康養旅游、景區設施、旅行社/OTA 機構、品牌酒店、客棧民宿、旅游演藝、出行服務、旅游商品、戶外運動裝備等文旅相關全產業鏈內容。
6號館為文化創意館,主要展示可代表中國工藝美術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力作,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工業設計、建筑工程設計、文化創意設計、新銳時尚設計案例,陜西非遺美食、蘇陜合作非遺產品、非遺展示體驗、文創設計大賽成果等。
室外展區主要展出帳篷等各種露營裝備,鈴木、震序車船、KAWASAKI、BMW等品牌機車,西安城市觀光車、智能家居城市生活(安居客、林肯)、上汽大通、宇通房車、隆翠房車等品牌房車。各種最新車型裝備可在現場一覽無余,還有房車自駕裝備一站式服務體驗。
重磅論壇:探討行業方向,聚焦熱點話題
本次展會將組織兩場重磅級高端論壇。其中,東西部文化產業協作與創新發展論壇,將探討西部省市區和東部文化強省合作契機與路徑,承接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實現產業互補、共同發展,帶動東西部文化企業之間的產業融合,實現文化產業均衡發展;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旅游與城市發展論壇,將匯聚國內與相關國家業內人士探討行業發展新方向,聚焦絲路旅游產業發展等熱點話題。
本屆文博會還匯聚多個境外展團,會期內將邀請境外代表觀展考察,以增加對西安、對陜西、對中國西部的了解和認識,中外企業、嘉賓可在西部文博會上展示最新文化成果,尋找深入合作的契機。
全城皆展,精心打造一場文化盛宴
除了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精心設置72000平方米的主會場外,此次展會同時還在西安市多個博物館、文化步行街設立了25個分會場,包括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西影電影園區、西安記憶展覽館、張鐵山鼻煙壺藝術館、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等在內,展覽總面積超1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和參展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可謂全城皆展。陜西各地市還設有14個分會場,觀眾游客如果不方便去主會場,也可以選擇最感興趣或者距離最近的分會場參觀。
8月17日-19日,2號館舞臺展演區還將安排系列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項目專場推介及文藝展演活動,各參展代表團將帶來具有當地特色的優質文旅資源和各具風格的演出。既有新疆、西藏的民族特色,又有江蘇、云南的秀美風光;既有陜西各地的民間歌舞,也有斐濟約旦的異國風情。這些推介會和展演活動不僅是對各地文旅產品的展示和宣傳,也為西安市民提供了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和高質量文旅產品供給。
此外,本屆文博會還將舉行陜西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投融資推介會,陜西省民營文化企業座談會等重點活動,推介我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以實際行動幫助陜西民營文化企業發展。(記者 張靜 實習生 翟桐菲)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