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陜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安康一瑜伽店侵犯消費者權益
安康遇之恩瑜伽店在2021年開業時,使用含有“定制卡項概不退款”“本店有章程制定、修改、頒布和解釋權利”等格式條款內容,執法人員發現后責令其整改。
2023年5月,當事人提供新“會員章程”,但仍標注“本店有章程制定、修改、頒布和解釋權利”字樣。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相關規定,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責令其立即改正,并罰款0.6萬元。
案例二:生產不合格有機肥料被罰
2023年7月,陜西省質監院對陜西惠豐農牧科技公司生產的隴鑫牌有機肥進行抽檢時,發現其有機質的質量分數不符合明示指標要求。
當事人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相關規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沒收其不合格化肥,并罰款0.26萬元。
案例三:洛川便民加油站銷售不合格汽油案。
2023年6月,延安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對洛川便民加油站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其銷售的車用汽油甲醇含量不符合車用汽油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該加油站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沒收違法所得、罰款33.21萬元。
案例四:陜西某科技公司虛假宣傳
2022年7月,漢中市市場監管局發現陜西某科技公司在網店頁面標識有“退貨包運費”“已拼10萬+件”“912人關注”等文字表述,其中“已拼10萬+件”與實際銷售情況不符。
當事人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構成對商品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商業宣傳的行為,被處以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罰款1萬元。
案例五:西安某眼科醫院使用絕對化用語誤導消費者
2023年2月,西安市新城區市場監管局在核查舉報線索時,發現西安某眼科醫院在其微信公眾號宣傳“角膜塑形鏡(OK鏡)作為近視防控,目前普遍效果最好的手段”,且不能提供其內容真實性的依據。
當事人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罰款2萬元。
案例六:商州區某廚具店銷售未獲得3C認證燃氣灶具
2023年7月,商洛市商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對商州區秦輝廚具店執法檢查時,發現店內有4臺美迪火霸王家用燃氣灶具未獲得3C認證。
當事人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被處以責令停止銷售該燃氣灶具,罰款0.1萬元的處罰。
案例七:吳起某物業公司使用未經定期檢驗電梯
2023年4月,延安市吳起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發現吳起欣欣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在用的8部電梯未經定期檢驗,存在安全隱患。
當事人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構成使用未經定期檢驗的電梯違法行為,被罰款3萬元。
案例八:定邊縣一百貨門市侵犯“名創優品”專用權
2023年5月,榆林市定邊縣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稱,定邊縣定邊鎮東關街101號“名創優品”店鋪未經許可,在其門店招牌擅自使用該公司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經檢查發現該店不能提供有效授權文件,涉嫌侵犯名創優品(橫琴)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被處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罰款0.3萬元的處罰。(記者 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