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作為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際商會、陜西省貿促會共同承辦的2023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在西安舉行。
搭建國際經貿交流合作平臺
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至今已舉辦18屆,累計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商協會機構參會。現已成為陜西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商協會間交流合作的高能級開放平臺。
本屆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以“重振貿易投資 共續絲路華章”為主題,來自蒙古、吉爾吉斯斯坦、加蓬、德國、伊朗、烏拉圭、韓國、日本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62個駐華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使領館,部分省市貿促機構負責人以及國內外企業代表約200人參加會議。
“為進一步加快構建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有效搭建國際經貿交流合作平臺,陜西省貿促會倡議各方,特別是商協會機構,在國際貿易、國際物流等領域,聚焦陜西數控機床、生物醫藥等24條重點產業鏈,建立多元化國際交流合作機制,高質量開展考察、對接等活動。”陜西省貿促會會長賈正蘭表示。
與各國經貿往來成果豐富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目前,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陜西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作用重要,收益顯著。
“陜西省和新加坡之間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新加坡是陜西第四大貿易伙伴。”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四川代表處、新加坡企業中心成都代表處副主任鄧俊在交流發言中說道。據了解,截至2022年,新加坡在陜西累計投資項目近300個。同時,截至2022年底,陜西省8家境內投資主體在新加坡累計投資達到1.7億美元。
在圓桌會交流發言環節,除了新加坡,還有來自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商協會機構的嘉賓介紹了與中國(陜西)的經貿合作往來成果。德國北威州國際商務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封興良表示,在雙向貿易投資方面,來自北威州的德國企業,例如威樂集團、萊茵TOV、麥德龍等早已在陜西“落戶生根”。而陜西“走出去”的中資企業,例如陜西鼓風機(集團)等也在北威州發展壯大。
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數字經濟、數字化賦能、數字技術對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將會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與意義。”國際關系問題專家王帆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此前中國和匈牙利之間的貿易通過數字經濟賦能實現了逆勢上揚,未來這一領域將繼續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引擎。
今年6月2日,蒙古國政府代表團一行訪問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雙方就深化兩國畜牧業數字化合作達成了共識。時隔5個月之后,在本屆圓桌會簽約環節,蒙古蒙納克夏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主席蘇赫巴特爾與西安華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李棟、陜西標準化研究院中亞標準研究中心主任張戰國分別簽訂了跨境畜牧業數字化合作備忘錄、跨境數字化貿易標準化建設合作備忘錄。
此次簽約既推動了雙方共識的進一步落地,也體現了數字經濟在創新經貿合作方式方面的巨大潛力。(見習記者 劉驍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