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電視開機率為70%,2022年下降到不足30%。“中國電視開機率跌至30%”的話題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觀點:比起小小的手機屏幕,電視還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期待隨著相關政策的加持,并通過不斷豐富內容供給,優化用戶體驗,讓更多人愿意回歸電視前,也讓整個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通道。
網友觀點:電視機并非絕對沒有未來,這需要電視廠商們“刮骨療毒”,重新調整利益分配機制和盈利模式,讓用戶在各方面都能有良好的體驗。要積極融入互聯網時代的功能創新,提供跨端、語音、體感、觸控等多種維度的交互創新,多場景互動,讓電視在互聯網、物聯網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新聞回放】“多巴胺”的“胺”誤讀為“安”、“賬號”誤為“帳號”……近日,《咬文嚼字》雜志社發布“2023年十大語文差錯”,涉及讀音錯誤、用字、百科知識等,以“集中糾錯”的方式,向社會普及語言文字知識,引發熱議。
網友觀點:中國語言文字之美,美在字詞、美在音韻、美在典故。在網絡時代,公共媒體中任何一個小小的錯字、別字,都可能在輿論大潮中對公眾造成誤解、誤導。正確使用語言文字,持之以恒“咬文嚼字”,給政府部門、其他公共媒體帶個好頭。
網友觀點:漢語的規范使用,歸根結底涉及的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漢字即聲音,語言即表達,以“集中糾錯”的方式,向社會普及語言文字知識,對于激發國人規范運用語言文字意識、提高社會語言文字運用水平,意義不可小視。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