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洋縣緊扣“綠色循環·生態宜居”戰略定位,依托朱鹮保護,踐行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做強有機產業和旅游產業,奮力譜寫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宣傳效應持續放大
2023年11月1日至3日,“生態漢中·鹮美天下”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動在漢中成功舉辦。活動包括觀摩考察、漢中綠色食品產業鏈招商推介會、朱鹮保護成果及朱鹮文化展等多項內容。期間,央視、新華社、中國日報等46家中央和省市級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實時報道和聯動報道。“生態漢中”“有機洋縣”“朱鹮保護”“朱鹮IP”等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將充滿活力、商機無限的洋縣新面貌展現在各位嘉賓和客商的面前,“朱鹮之原·有機洋縣”已成為洋縣靚麗的外宣名片。
2023年12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陜西總站聯合中央視聽新媒體中心(央視頻)走進洋縣,策劃開展《從孤羽七只到萬鹮翱翔——牧鹮42年背后的“中國方案”》直播活動,采取“大屏+小屏”的模式,在央視新聞頻道(CCTV13)直播30分鐘,央視頻、央視新聞客戶端直播90分鐘,對洋縣朱鹮保護進行后續報道,讓人們對朱鹮之鄉的獨有魅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朱鹮作為我國特有的生態名片,傳播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承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自1981年在洋縣發現朱鹮以來,該縣就通過恢復天然濕地、封山育林、植樹種草、投放魚苗、改善水質、實施“鹮田一分”項目等措施,使朱鹮種群數量突破1萬只,野生種群棲息地面積由發現時不足5平方公里,擴大到1.6萬平方公里。受危等級由極危降為瀕危,棲息地由最初發現時的洋縣姚家溝逐步向東亞歷史分布地恢復。朱鹮從發現到保護、繁衍,創造了從孤羽七只到萬羽競翔的生態奇跡。
與此同時,朱鹮保護進一步改善了洋縣的生態環境。2023年,該縣共獲得優良天數333天,優良率91.2%,PM10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09。全縣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漢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
有機產業方興未艾
好生態帶來“綠產業”。耀眼成績的背后是一代代“牧鹮人”和洋縣人民40余年的精心守護。為了保護朱鹮,群眾生產不能使用農藥化肥,導致農作物減產,經濟收入受到影響。然而,正是這份犧牲,造就了洋縣優越的生態環境,也為發展有機產業創造了條件。當下,該縣充分發揮生態稟賦優良、農業基礎堅實等比較優勢,堅持“基地建設、園區提升、科技賦能、品牌培育”四輪驅動,大力發展有機產業,扎實推進有機產品認證,建立完善有機監督管理體系,強化“朱鹮之原·有機洋縣”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不斷提高有機產品知名度、美譽度。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認證有機產品15大類111種17.68萬畝,認證總產量4.09萬噸,有機產業園區完成營業收入96.72億元,名列全國農業區域品牌百強榜。先后成功創建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有機食品產業被認定為2023年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成為陜西省綠色發展典范。
洋縣將以建設國家級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國家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陜西省宜居宜業的生態旅居目的地三大方向為目標,結合2024年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市旅游文化節和全國有機產業發展大會契機,持續擦亮“朱鹮品牌”,不斷擴大有機產業影響力,續寫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文/圖 記者 胡 毅 通訊員 張恤民)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