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即奔跑、起步即沖刺。1月24日,新年伊始,西安高新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西安高新區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舉措》(簡稱“《舉措》”),起步下好2024“先手棋”,以優良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舉措》顯示,2024年,西安高新區將圍繞便民惠企、項目建設、信用金融等多方面實施九大措施,以“建設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服務四個高新建設、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市場期盼為指路牌、制度創新為突破口、數字改革為著力點,全力推進營商環境再優化,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探索利企便民新路徑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區域的營商環境好不好,扎根在這里投資興業、工作生活的企業群眾最有發言權。《措施》顯示,在便民利企方面,2024年西安高新區將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優化工建審批鏈條、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政務服務質效等五條舉措,不斷延伸觸角、優化流程、拓展渠道,讓便民利企來得更實在。
根據《措施》,高新區市場準入門檻將再次降低。《措施》指出,高新區將推廣“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改革舉措,持續降低準入準營門檻,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積極推進“個轉企”,最大限度保留個體工商戶原“名稱字號”,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成立日期保持不變,有效期內各類許可資質繼續沿用。
工建審批實現全鏈升級。高新區將推行“用地清單制”,在土地交易前完成相關評估事項及周邊配套,通過“綜窗受理”“并聯審查”“承諾即辦”,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推行“建筑師負責制”,推進聯合驗收及驗登合一,實現“竣工即投產”;擴大項目建設“六個一”工作專班覆蓋范圍,保障項目高效建設。
在政企服務方面,《措施》指出,高新區將圍繞“問需求、解難題、促發展”,開展入企大走訪活動;優化親商助企“三有”長效機制,建設“一企一碼”專屬化服務平臺,開展“助企大講堂”“企業座談會”等活動,營造“親清”和諧的政商關系。
在政務服務方面,高新區將深化“提速辦、集成辦、智慧辦、就近辦”,以及“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證”改革,著力提升數字政務服務能力,并統籌三級政務服務資源,新建政務服務驛站,加大事項下沉力度,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政策惠企方面,高新區將組建政策顧問團隊,幫助企業申報各類惠企政策,爭取各級專項資金支持;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企業擔保(反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組織開展公益專場招聘活動,落實社保階段性降費措施,推進企業存量房交易“帶押過戶”,降低交易成本。
構建營商環境新生態
除便民利企外,此次發布的《措施》還從信用體系、金融服務、平臺賦能、市場監管等方面給出四條具體舉措,助力構建營商環境良好生態,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陽光雨露和土壤。
信用體系方面,高新區又有“新點子”。《措施》顯示,高新區將進一步推廣“信用+審批”“信用+園區”等“信易+”應用場景,爭創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同時上線高新區信用綜合服務平臺,完善信用激勵約束機制,推出高新區信用“白名單”機制,并探索推行在企業申請上市、融資授信、市場監管等領域用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
金融服務也新招頻出。《措施》指出,高新區將健全融資協調對接機制,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新增企業信貸授信30億元;加快布局多層次引導基金體系,探索設立科創母基金,吸引各類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搶抓北交所改革擴容窗口期與全面注冊制改革機遇,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通過北交所上市。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平臺賦能和產業發展方面,此次《舉措》也給出了創新路徑。《舉措》指出,高新區將積極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新型研發機構,一體化解決技術來源、資金渠道、產品市場等問題,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聚焦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探索發布一批未來產業應用場景需求和供給清單;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試聚集區,舉辦產學研協同創新活動,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發揮高新區技術經理人作用,促進成果與需求的對接交流轉化。
此外,在市場監管方面,高新區將堅持“剛柔并濟”,深化“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監管,推行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新模式,規范凈化網絡交易市場環境、公平競爭環境,并制定高新區柔性監管清單,營造和諧包容市場環境。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2024年,西安高新區將緊緊圍繞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四個高新”高質量建設年總體要求,不斷探索審批制度創新,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四個高新”高質量建設實現新突破,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張楚翌 高新融媒記者 于秋瑾 實習記者 張正行)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