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直向前,發展從不停步。回首2023,金臺成就非凡。
行走在金臺大地,一個個產業集群加速聚集、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開工、一項項改革舉措不斷推出……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這片熱土正在迸發出強勁的發展活力,譜寫了高質量發展高潮迭起的新篇章。
2023年是金臺區發展歷程中極具考驗、極不平凡、極其難忘的一年。這一年,全區上下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聚力推進“八大攻堅突破”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抓項目、惠民生,全力跑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強工興產·鍛造強勁引擎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金臺區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工業經濟功不可沒。
先來看一組數據——先后實施工業重點項目77個,總投資161.29億元;全年實施工業技改項目17個,總投資5.93億元;完成工業招商項目6個,合同引資6.2億元,到位資金3.3億元。
春江水暖鴨先知。金臺區對工業的重視,企業的體驗最為深刻。位于金臺區東風路街道的寶石機械,是主要從事綜合性油氣裝備的研發、制造、銷售等一體的企業。在金臺區的精心幫扶和大力支持下,寶石機械等6戶企業躋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此同時,全球首創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應用,入選“2023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由“制造”向“智造”轉變,金臺區帶領轄區企業打響產業轉型之戰,成功插上“智能”翅膀。總投資超45億元的西北鈦鎳等22個產業化項目落戶龍源工業園區,華嵐新材料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園區產值達到20億元。金河工業園區“騰籠換鳥”促轉型,汽車零部件、外貿產業園等15個項目建成投產。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戶、專精特新企業8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戶、科技型中小企業51戶。
工業經濟穩中提質,服務業提速擴容。今夕婚禮藝術中心等29個現代服務業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10.2億元的唐潮文化城火爆“出圈”,點燃城市“煙火氣”,全年新增限上商貿企業28戶,排名全市第一。同時,全區打開服務業發展的“新窗口”,為精準發力促消費,先后舉辦家裝節、樂購金臺、啤酒音樂美食季等特色活動60余場次,發放各類消費券130萬元,帶動消費超16億元,榮獲全市內貿消費穩增長先進區。
除了工業和服務業外,現代農業也高歌猛進,為金臺區經濟社會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區夏糧實現20連豐,建成高標準農田2萬畝,成功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區,全省冬春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會在金臺成功舉辦。產業帶動效果明顯,寶雞搟面皮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2萬畝硤石柴胡出口創匯,成功打造金臺葡萄、川河人家等一批遠近馳名的農產品品牌。
項目為王·刷新金臺速度
2023年,金臺區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決戰決勝的新姿態,連續招商引資抓項目,內生動力持續增強。“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成效顯著,總投資1022億元的324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工,興元石油等185個項目建成投產,項目數量和投資體量再創新高。
實行黨政主要領導“領軍掛帥”,高位推動招商引資,積極招、大力引、全力搶,促進多個項目簽約落地。截至目前,精心謀劃包裝項目578個,城市燃氣管網更新等17個項目躋進中央預算內投資,蟠龍新區總部經濟產業園等6個專項債項目獲批發債5.19億元,全年累計爭取中省市資金20.5億元,增幅排名全市第一。
2023年2月開工的寶蟠公路提升改造項目,是金臺區重點建設項目。公路始建于1980年,由于標準偏低,已不能滿足市民與日俱增的交通出行需求,于是,總投資1.98億元、設計時速40公里、路寬12米的寶蟠公路改造項目經過短短8月就建成使用。實現了“當年中標、當年開工、當年通車”的目標,跑出了金臺區項目建設的新速度。
在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著力做好招商引資項目轉化“后半篇文章”,形成“招引謀劃一批、前期推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總投資60億元的先進電子材料產業基地項目落戶金臺,是近年來金臺區引進的單體投資最大的產業化項目。電信視覺超算中心等149個項目落地開工,實現到位資金255.4億元,位列全市第一方陣。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生金,也離不開營商環境這一發展沃土。全區堅持“五心服務金心辦”的政務服務理念,助企紓困精準發力,全區累計整合升級20個“一件事一次辦”事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聯辦事項辦件量1898件,全區200名服務專員“入企報到”,服務轄區1000戶重點中小企業。努力打造營商“軟環境”,助力經濟“硬發展”。
城鄉協同·扮靚美麗家園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2023年,金臺區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聚力城市建設,讓群眾的日子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城市建設,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扎實推進“四改一通一提升”,龍豐片區等20棟群眾安置樓主體封頂,新維巷、寶嘉應化等片區725戶群眾喜遷新居。人民路南片區等129個老舊小區改造、鋼廠家屬院等55個小區燃氣管網更新全面完工,惠及群眾3.9萬戶。累計拆除“違臨廢”建筑物1.65萬平方米,新改建城市公廁等環衛設施33座,新增便民車位820個。城市綠蔭行動扎實推進,團結運動公園三期等一批公園游園建成,群眾休閑娛樂再添好去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金硤公路全線通車,“一路連三塬”夢想成真。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區創建加快推進,西孟線等55公里農村公路完成改造提升,農村公路優良率達到89.5%,位居全省前列。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金臺區不斷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57天。河(湖)長制、林長制全面落實,更新維護蟠龍鎮東升村等農村集中供水工程30處,渭河龍豐灘區治理、福譚大橋北灘區治理高標準推進,全年栽植各類苗木10萬余株,綠色已成為金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幸福民生·共創美好生活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背后,是金臺區始終不輟的堅持。2023年,金臺區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圍繞“十大民生實事”,持續提升轄區人民的幸福指數。
“現在,我們家長再也不為孩子‘小升初’費神了!”臥龍寺小學畢業班學生家長黃女士說,這是集團化辦學帶來的好處。
黃女士所說的集團化辦學,指的是金臺區在教育方面實施的改革試點——組建三迪中學教育集團,以三迪中學為總校,原臥龍寺中學、宏文中學為分校,建成一個緊密型教育集團共同體,兩所分校分別更名為寶雞市三迪中學教育集團臥龍寺校區、宏文校區。
“這是創新之舉,目的是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金臺區教體局負責人郝偉說。
民生保障多點發力。全年民生支出20.74億元,占區級財政總支出的87.68%。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步伐加快,總投資6.37億元的金臺職教中心等14個項目順利推進,金陵灣幼兒園等11個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學位600個,躋身全省集團化辦學試點區,集團化辦學改革經驗被《光明日報》報道。“一老一小”保障有力,金陵老年養護院項目進展順利,建成社區大食堂等養老服務設施6個,獲評省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示范區。普惠嬰幼兒照護機構達到3所,成功創建全市首家省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區。
社會事業齊頭并進。市中醫醫院東院區正式投用,新增床位1613張,省級慢病示范區復審高線達標。婚俗改革創新實驗區經驗在全國婚俗改革暨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工作推進會上進行交流。社會保障提標擴面,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補助資金3781萬元,落實創業擔保貸款1.13億元,新增城鎮就業938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6萬人。
文明金臺·提升城市氣質
“這幾年,文明創建搞得真不錯,給群眾帶來了太多好處,不僅生活環境越來越干凈整潔,左鄰右舍相處得更和睦。”近日,正在金臺區瓦廠街社區街心公園晨練的退休黨員張志淵樂呵呵地說道。
文明,蘊含著推動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金臺區聚合全域力量,持續推進文明創建,市容環境不斷改善、市民素質不斷提高、文明新風不斷彰顯,不僅扮靚了“讓城市更美好”這個“面子”,更做實了“讓人民更幸福”這個“里子”。
開展專項整治,全速補齊短板,人居環境更靚了。統籌推動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建設體系化,打造全區13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中、省、市、區級文明單位結對幫扶,“鎮街吹哨、單位報到”統一指揮,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廣泛發動群眾,有效提升環境,揚長補短,助力文明創建。全區各鎮(街)、村(社區)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與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進,相互促進,有機融合。
豐富實踐活動,全民積極參與,文明風尚更濃了。金臺區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城市發展,著力在宣講中引導、以示范來帶動、在實踐中塑造,不斷弘揚文明新風尚。通過組建理論宣講“金話筒”、關心關愛“金陽光”、文明創建“金風尚”等志愿服務大隊,聚集優秀志愿者1800多人,打造了“時代新歌”“愛心媽媽”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20個,開展了“描繪歷史,傳承文明”等活動60余次,服務群眾1.3萬余人,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金臺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苦干實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用創新實干把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中共金臺區委宣傳部 王萌)
《各界導報》2024-02-19 第5620期 第8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