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唐冰 通訊員 高爽
近日,在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東大院社區舉辦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巧手共筑親子情”活動中,社區達人李阿姨一邊向坤中巷小學少數民族學生普及民族團結進步知識,一邊耐心地教孩子們如何制作手工石榴花。一翻一折間,孩子們稚嫩的小手一步步將手中的布料變成綻放的花朵。“就像民族之花一樣絢麗!”學生娜迪拉開心地說。
這只是新城區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城區緊緊圍繞全國、省、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貫徹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任務,在轄區營造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奏響了民族團結進步“凝心曲”。
堅持政治引領 凝聚工作合力
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新城區深入學習領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省、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帶動各級同步開展學習培訓活動,發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手冊》《民族宗教干部應知應會手冊》千余冊,提升各級領導干部開展民族工作的政策理論水平和能力素質。同時,結合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調查、資料收集、數據分析,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精準“找題”、著力“破題”,充分總結提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城實踐經驗。
圍繞主線發力 提升活動實效
2023年4月,一支《蒙古人》少數民族舞蹈拉開了新城區西一路街道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暨“石榴籽”宣講團成立啟動儀式的序幕,宣講團成員、解放路清真女寺阿訇馬永紅說:“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畫出最大同心圓,同心共筑中國夢。”
會上活動精彩紛呈,會下服務更是深入人心。啟動儀式結束后,西一路街道組織服務隊與多家轄區駐地單位志愿者,為居民提供義診、義剪等近10種志愿服務項目,惠民利民的同時,還現場向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贈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紀念品,讓民族團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太華路街道開展“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第十五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暨“同心結”志愿服務站授牌儀式。活動現場,街道居民通過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歌頌民族團結情,民族知識問答環節更是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現場群眾紛紛參與。大家表示,各民族要像“同心結”一般,相互團結、相互幫扶、相互感恩。
聚焦互嵌發展 推動創建升級
緊跟省、市工作節奏,新城區鼓勵支持轄區各街道打造民族團結宣傳陣地,通過多種方式打造“嵌入式”民族工作格局。
在新城廣場和革命公園等地,西一路街道積極搭建講述各族人民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精神的雕塑,將民族團結嵌入居民群眾日常休閑活動中;解放門街道打造“石榴籽”家庭30戶,在坤中巷設立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墻”,以小小“石榴籽”培育民族“團結花”,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網格”“進企業”“進校園”活動,將民族團結元素潛移默化地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持續促進“三交” 擴大示范效應
2023年8月17日,在西安市民委舉辦的全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工作站互關互學觀摩活動中,新城區長樂西路永樂社區回族社區干部白燕用樸實的語言講述十幾年來通過社區“小窗口”,用心用情服務外來務工少數民族群眾的感人故事,并通過“致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一封信”“便民辦事指引條”“便民服務電話提示牌”等服務“小創舉”,彰顯了新時代新城區社區干部心系群眾、推進民族團結融合發展的“大情懷”。
為使民族團結氛圍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新城區還鼓勵推薦新疆籍代表艾力·阿吾提參與市民宗委舉辦的“融入古城同發展 石榴花開心連心”主題宣講活動,親口講述其在新城區工作生活和發展創業的經歷,展現出一位西安“新市民”滿滿的歸屬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新城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張兵表示,下一步,新城區民宗局將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繼續扎實工作,開拓進取,進一步豐富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形式和載體,持續推動各民族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