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4月28日,由中共延安市委網信辦、各縣(市、區)網信辦、西部決策網、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聯合主辦的"追趕超越譜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延川縣。
大家通過現場采訪、實地查看等方式,對乾坤灣鎮碾畔村“千萬工程”示范村建設等示范點、楊家圪坮鎮孫家塬村果園管理進行了觀摩。
依托旅游產業 建設和美鄉村
作為曾經的貧困村,過去乾坤灣鎮碾畔村村民依靠種植棗樹為生。如今,村黨支部依托乾坤灣景區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村民紛紛辦起農家院,開起了民宿,收入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村里百分之六七十的村民都參與了鄉村旅游的建設中。”延川縣乾坤灣鎮碾畔村包村干部張婷說道,“由于旅游業的發展,村里的路翻修了,水和電也全面供應,村民的生活水平有顯著提高。”
目前,碾畔村正在逐漸發展為一個滿足游客住、游、購、娛等多種需求的旅游示范村。搭乘著鄉村旅游的順風車,村內的“沉睡資產”被進一步挖掘和盤活,村莊實現了美麗蛻變,農民將致富密碼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培育文明村風 蘋果照亮財富路
楊家圪坮鎮新舍科村是縣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總土地面積11200畝,其中耕地2500畝,林地1010畝。新舍科村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以入股分紅為主,產業發展主要為葡萄、蘋果種植及養殖業,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5.2萬元,人均純收入1.73萬元。
新舍科村堅持以“黨建聯合、文化鑄魂、產業帶動、網格治理”為宗旨,規劃“三區一帶”(北部“三產服務區”、中部“村企共建區”、東部“塬面蘋果區”和南部“葡萄特色產業帶”)的產業發展布局,實現了“塬上滿山蘋果、溝道遍地葡萄”的產業布局,利用三產融合和農旅結合,確保戶戶有產業、人人有致富門路、村集體有收入的發展目標。
鄉情鄉史、鄉村民俗類展館是了解一個地方風土人情最直觀的平臺,是鄉村文化的記憶載體,是用于體現當地的發展變遷、民俗文化、歷史名人和傳統美德的承載館。新舍科村依托聯合黨支部和村史館、鄉愁館、醉泉坤酒坊、棗芽茶廠等文化及產業優勢,不斷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最終實現新舍科村的全面振興。
孫家塬村在蘋果產業上堅持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以“減密改良”為抓手,全面實施“間伐減密、拉枝定形、多枝嫁接”核心技術,配套落實“坑膜配套、防災減災”措施,全面提升果品質量效益。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下一步,孫家塬村將緊緊圍繞果業強村、特色做亮目標,堅定不移抓好蘋果產業管理,讓群眾在產業振興中獲得更大收益,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產業強鎮貢獻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