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5·18國際博物館日”西安市主會場活動將在西安博物院拉開帷幕,西安市2024年博物館月系列活動也隨即正式啟動,其中四大系列活動將持續到5月31日。
“5·18國際博物館日”西安市主會場活動將舉辦《亞美尼亞18-19世紀文化瑰寶展》開幕式、館校共建簽約儀式、境外融合服務平臺發布會、西安市新備案博物館授牌等系列活動,配套博物館教育項目、非遺、文創展示與互動體驗,讓公眾沉浸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展示西安文物保護利用成果,講好西安故事。
據了解,四大系列活動第一項是舉辦專題講座19場,包含歷史類8場、紅色文化類1場、科普類7場、非遺類2場、藝術類1場。屆時將邀請北京大學齊東方教授進行主題講座,邀請其他相關專家在各博物館開展有關文物、歷史、藝術等方面的專題講座,持續深化基礎性研究,提升文物價值認知,推動文化資源融入百姓生活,全面推動文物會說話大講堂活動。
第二項是舉辦主題展覽33場,包含歷史類10場、紅色文化類2場、科普類4場、非遺類3場、藝術類14場。2024年恰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成功十周年,將策劃推出反映中華文明發展歷程脈絡的主題展覽,如大唐西市博物館舉辦的《古今西市—— 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等展覽,深挖文化內涵,闡釋館藏資源價值。
第三項是舉辦教育活動79場,包含歷史類41場、紅色文化類7場、科普類18場、非遺類8場、藝術類5場。統籌多方資源,通過館校合作、研學項目、流動博物館等豐富多元的教育活動,打造“自然與非遺”“唐人雅士”“我要去延安”“對話半坡人”等系列品牌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增強優質文化服務有效供給。
第四項是開展主題宣傳48場,包含歷史類22場、紅色文化類2場、科普類14場、非遺類4場、藝術類6場。通過“云展覽”“云教育”、流動博物館進商場等多種形式,對博物館月活動進行廣泛宣傳。(記者 張瀟)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