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隴縣飼草試驗示范基地獲悉,隴縣畜牧工作站開展的巨菌草越冬試驗獲得重大成功。該試驗解決了巨菌草南草北種在關中地區越冬的難題,增加了關中地區飼草資源多樣性,同時為隴縣生態乳都產業高質量發展贏得了先機,也為拓展奶山羊飼草資源、推廣鮮草飼喂、提高產奶量、降低飼喂成本奠定了基礎,為推動全省千億羊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邁出了科技攻關一大步,在節約玉米等糧食資源、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巨菌草是生長在南方的多年生禾本科直立叢生型植物,根系發達,植株高大,葉片繁茂,抗逆性強;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產草量高,畝產鮮草10~30噸;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非常適合牛羊鮮草飼喂或制作青貯飼草。但巨菌草適宜在熱帶、亞熱帶、溫帶生長,適宜生長溫度-2℃至45℃。我省關中地區冬季最低氣溫在-10℃以下,巨菌草種株在極低氣溫下無法越冬,成為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卡脖子”難題。
2021以來,隴縣畜牧工作站在陜西省畜牧產業試驗示范中心的支持下,組織技術人員連續3個冬季開展了巨菌草越冬試驗,先后采用了壤土覆蓋、秸稈覆蓋、挖坑土埋、地窖保存、沙藏沙埋、秸稈扦插和塑料大棚等多種試驗方法。
2023年冬季,技術人員采用“雙拱雙模塑料大棚保溫法”,開展巨菌草越冬試驗,試驗面積1.2畝6000株。2024年4月10日,經過技術人員田間踏查,巨菌草種株發芽出苗5748株,分蘗17244株。發芽的5748株與移栽的6000株比對,成活率95.8%。2024年4月15日,越冬分蘗的17244株種苗已由試驗基地大棚全部移栽到大田,長勢良好。其中:試驗基地移栽3畝,向全縣奶山羊場戶推廣移栽7戶5畝。
該項試驗創新了巨菌草擴繁方法,填補了巨菌草在關中地區越冬的空白。巨菌草產量高,1畝巨菌草可滿足20只奶山羊的飼草供應,可有效緩解奶山羊飼草不足的問題;巨菌草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適宜收割鮮草、曬制干草和加工青貯飼料;據隴縣畜牧工作站試驗數據顯示,巨菌草鮮喂可降低奶山羊苜蓿干草喂量0.3kg/日,提高奶山羊產奶量10%。推廣種植巨菌草,不僅實現了南草北種,增加了關中地區飼草資源多樣性,而且拓寬了奶山羊飼草種類;奶山羊飼喂巨菌草,可提高產奶量、降低飼喂成本、實現降本增效,為奶山羊生產提質增效創新了方法。(隴縣畜牧工作站 王勇 葛隴利)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