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力‘八個新突破’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取得新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西安始終將中醫藥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始終把中醫藥納入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全局,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在健康西安建設中融入更多“中醫藥元素”。
積極推進中醫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支持西安市中醫醫院“一院三區”發展,11個區縣啟動中醫醫院新(遷)建項目,預計增加床位2000張。鼓勵社會力量辦中醫,審批設立民辦中醫醫療機構1094所,完善中醫藥診療服務網絡。
著力打造中醫藥重點專科群。市域內有國家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專病)39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41個,市屬醫院建成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2個、全國綜合(專科)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4個。二、三級醫院中醫專家定期到基層單位坐診帶教,滿足城鄉居民看上好中醫的健康需求。
持續改善基層條件。按照國家建設標準,23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均建成中醫館,配備不少于300種中藥飲片(中藥顆粒劑),配置10種以上中醫診療設備和康復設備,推廣針刺、灸類、推拿、刮痧、拔罐、熏洗等6類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方便城鄉居民就近看中醫,用中藥。
突出中醫藥服務特色。在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基礎上,擴大中醫藥健康管理覆蓋范圍。2023年,125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33萬名0-3歲兒童、60萬名高血壓患者、21萬名2型糠尿病患者、7.9萬名孕產婦、3.3萬名冠心病患者接受中醫特色指導,發揮了中醫“治未病”的獨特作用。
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開展師承教育和名中醫師帶徒工作,全市有國醫大師1名、全國名中醫2名、省市級名中醫59名,省市級中醫學術流派13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86個,培養繼承人3000余人,每年舉辦基層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
今年,西安將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落實中亞峰會涉西安成果對接清單重點任務,進一步擴大中醫藥文化傳播和海外影響力,加強楊震國醫大師工作室建設,繼續做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不斷推進西安中醫藥工作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中醫藥工作強市。(記者 馮曉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